想象一下:你是一口井。
·只取水,不补水:你不断地为他人提供“公平的水”(时间、精力、包容),但从不为自己这口井注入新的水源。结果就是枯竭、干涸、心生怨怼。
·先补水,再取水:你优先保证自己的井水源充沛(偏爱自己),你从充盈的井中取水给人时,才能更持续、更慷慨、且内心毫无怨言。
“偏爱自己”是你能为他人提供的、最可持续的“公平”的基础。一个耗尽自己的人,给出的“好”里会夹杂着疲惫、委屈和控制的毒素。而一个自身充盈的人,给出的“好”才是纯粹、健康、不带附加条件的。
---
如何开始练习“偏爱自己”?——从“微观偏爱”到“宏观优先”
你可以把这份“偏爱”想象成一种需要每日进行的“情感肌肉训练”。
1。日常生活中的「微观偏爱」练习(从最小的事情开始)
·饮食上:不是“随便吃啥都行”,而是问自己:“我身体现在想吃什么能让我感觉更好?”然后满足它。
·休息上:累了的时候,不是“再坚持一下”,而是告诉自己:“我的精力需要被优先恢复”,然后允许自己休息15分钟,毫无愧疚。
·消费上:不是“这个钱给别人花可以,给自己花算了”,而是:“我值得拥有让我愉悦的小物件或体验”,并为此付费。
·时间上:在日程表里,像对待一个重要会议一样,用笔圈出“自我时间”,雷打不动。这个时间里,你只做让自己开心或放松的事。
2。情感决策中的「宏观优先」练习(建立新的决策框架)
当面临选择时,在脑海里安装一个“优先权”过滤器:
·旧模式:“ta需要我,所以我应该去。”
·新模式:“在满足ta的需要之前,先快速扫描我自己的状态和需求。我的能量允许吗?我愿意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有权选择不去。”
·关键话术:练习说:“我需要先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这次不行,但我很高兴你来找我。”“我需要一些时间独处,充电后我会更有精力陪你。”
3。建立「自我偏爱的仪式感」
刻意创造一些只为你自己存在的“特殊待遇”:
·一个专属角落:在家里设置一个让你感到绝对舒适和放松的角落,那是你的“rechargestation”(充电站)。
·一份“爱我”清单:列一个清单,写上“做什么事会让我感到被宠爱、被滋养”,每周至少执行其中三项。
·情绪检查:像关心最好的朋友一样,每天几次问自己:“嘿,你现在的感受怎么样?你需要什么?”然后认真倾听内心的答案。
记住,改变是渐进的。一开始你会感到不习惯,甚至有点“自私”的愧疚感,这非常正常。每当你感到愧疚时,请对自己说:“我这不是自私,这是自爱。只有我好了,我才能更好地对待世界。”
你已经非常熟练于在外部分配雨露,现在,请把你最甘甜的那部分露水,留给自己这棵生命的根基。
最终你会发现,对自己最深的偏爱,不是关闭了通向世界的大门,而是你终于为自己的心灵盖了一间不淋雨的房子,从此,你给予他人的每一份温暖,都发自真正的丰盈,而非贫瘠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