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座城池,一座是舟曲,另一座是宕昌,它们恰好位于岷江的两侧,宛如天然的屏障,彼此呼应。这种地理位置使得两城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若要攻打其中一城,另一城必然会从远处进行骚扰,给进攻方造成巨大的困扰。
更棘手的是,两城之间的河段水流湍急,波涛汹涌,舟船难以横渡。这意味着如果想要同时进攻两城,就必须分兵两路,但这样一来,两城之间的联系将被切断,各自为战,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而要想实现两岸互通,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从上游的岷县绕道而行,要么选择下游的武都城。然而,这两条路线都需要长途跋涉,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还会直接增加攻城的难度。稍有不慎,便会给董卓军可乘之机,让他们有机可乘,将自己的军队逐一击破。
想到这里,白起不禁眉头紧锁。董卓手中还有整整九十万飞熊军,这是一支令人畏惧的强大力量。从柳城的战斗结果来看,飞熊军的战斗力堪称恐怖,几乎可以吊打其他所有军队。面对如此强敌,白起心中的压力愈发沉重。
秦子玉看着白起那原本自信满满的面庞此刻却流露出一丝难色,不禁心中一紧,连忙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一旁的诸葛亮和贾诩。
只见诸葛亮眉头微皱,似乎在沉思着什么,他的心中虽然已经有了数十个应对之策,但却没有一个能让他完全满意。
其他众人见状,也纷纷开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且不断地提高着对这个问题的要求。
就在这时,冉闵突然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主公,依我之见,既然我们暂时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应对之策,那不妨采取一种‘兑子’的方法。”
他的话音刚落,贾诩的眼睛猛地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立刻附和道:“冉将军所言极是,如果我们用乞活军去驻守舟曲,那么剩下的人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去攻击宕昌了。”
然而,诸葛亮却摇了摇头,叹息道:“主公,这样的办法实在是不可取啊。如此一来,我们的损失将会非常巨大。”
李斯见状,连忙反驳道:“丞相,这世间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两害相权之间取其轻罢了。”
诸葛亮还想继续争辩,却被秦子玉抬手制止了。他略作思考后,最终决定采纳冉闵的建议,让他带领乞活军去驻守舟曲。
冉闵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个任务,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而秦子玉则紧接着下令,让白起、马超和赵云三人联手攻打宕昌。
为了确保各军大团之间亲密无间的配合,秦子玉决定御驾亲征。
两天后的傍晚时分,秦子玉率领着他的大军终于抵达了宕昌城外。
此时,太阳已经西沉,余晖洒在大地上,给整个城池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秦子玉站在城门前,远眺着这座古老的城市,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美丽的景色所迷惑,因为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考虑到天色已晚,他果断地下令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以确保士兵们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体力。
在秦子玉的指挥下,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始搭建帐篷、布置防线。整个营地一片忙碌,但却井然有序。
与此同时,诸葛亮也没有闲着。他亲自带领一队士兵,对营地周围进行了仔细的巡查,以确保没有任何漏洞或薄弱环节。他深知守军可能会趁夜发动突袭,所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经过一番严密的检查,诸葛亮对营地的防御措施感到满意。他相信,即使敌人来袭,他们也能够应对自如,守住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