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战场上,秦子玉站在高坡上,俯瞰着宕昌城,他的眼神坚定而果断。他下达命令,让赵云率领部队对宕昌城发起猛烈攻击。
赵云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他带领着士兵们如猛虎下山一般,直冲向宕昌城。这场战斗没有丝毫的花哨,完全是一场硬碰硬的正面强攻。双方短兵相接,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云霄,战斗迅速进入白热化状态。
连续三天的激烈进攻,梁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数万人马伤亡惨重,但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终于,他们成功地肃清了宕昌城外的所有据点,前锋部队更是将宕昌城西面的城墙纳入了打击范围。
秦子玉收到战报后,对赵云的攻城进度非常满意。他原本计划再等待一段时间,等部队稍作休整后再发起总攻,但现在看来,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决定提前对宕昌城发动总攻,一举拿下这座城池。
就在秦子玉准备下达总攻命令的时候,诸葛亮突然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他的脸色凝重,额头上甚至冒出了细汗,显然是有紧急情况要报告。
“主公,大事不好!”诸葛亮一进门便焦急地说道,“前方斥候来报,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领大军抵达武都了!”
秦子玉心中一紧,他立刻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董卓的到来无疑给这场攻城战带来了巨大的变数。
“那董卓的兵力配置可有查探清楚?”秦子玉冷静地问道,他需要了解敌人的实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回答道:“据斥候回报,董卓的主力部队乃是九十万飞熊军,这是一支极其精锐的骑兵部队。其余四百一十万皆为步战兵种,其中有八十万长弓兵,号称最强大的作战集群。”
秦子玉的眉头紧紧地皱起,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所笼罩,长时间的沉默让他显得有些凝重。十几分钟过去了,他终于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忧心忡忡地开口问道:“丞相,我们似乎对局势的判断出现了失误,董卓竟然提前下场了。那么,我们的作战计划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呢?”
诸葛亮的脸色同样凝重,他缓缓地叹了口气,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如今我们已经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局面,两线作战恐怕是无法避免了。宕昌这边的情况相对还好一些,但是舟曲那边就比较棘手了。”
秦子玉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急切地追问道:“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支援一下冉闵吗?毕竟乞活军的处境实在是太艰难了。”
然而,诸葛亮却只是摇了摇头,一脸苦涩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秦子玉见状,不禁深深地叹息一声:“唉,真是没想到乞活军的命运竟然如此多舛,如今也只能祈求上天保佑他们能够平安无事了。”
诸葛亮苦笑一声,接着说道:“就算我们现在立刻出发,恐怕也难以改变当前的局势啊。”
“那就加快宕昌这边的推进节奏,执行围魏救赵的作战计划。”秦子玉眼神坚定地吩咐道。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这个决定已经在他心中酝酿许久。
然而,就在秦子玉刚刚下达完最新的作战命令时,白起却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
“主公,董卓肯定不会拿飞熊军到舟曲演戏。我以为咱们应该稳扎稳打,以免敌军有可乘之机。”白起一脸忧虑地劝谏道。
他的眉头紧蹙,似乎对秦子玉的决策有着深深的担忧。
秦子玉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以为然的笑容。
“即便是董卓的目标是我,依旧改变不了大局。”他语气轻松地吐槽道。
然而,白起并没有被秦子玉的乐观所影响,他继续提醒道:“若是董卓把九十万飞熊军送进宕昌,就会最大限度地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