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再过来看看这些。”
相传郑琦离开人世前,一把火烧尽自己的画作,如今尚留在人世的真迹少之又少。
文人墨客多以临摹郑琦画作为荣,故而市面上的赝品参差不齐。
春有杨柳垂金,夏有莲叶田田,秋有枫林如画,冬有踏雪寻梅。
郑琦曾以春夏秋冬分别作画,可惜真迹流落民间,无处可寻。
陆砚托人寻了好久,好不容易在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手中找到,偏又赶上他眼睛受伤。
陆砚不疾不徐:“你既能认出来,那你再看看这三幅。”
江稚鱼乌龟走路,一小步一小步慢慢挪到陆砚身边,琥珀眼眸再次瞪圆,一张脸白了三分,连呼吸都轻了。
陆砚:“你觉得是真迹还是赝品?”
江稚鱼想都不想:“赝品。”
陆砚指骨敲在案上,久久不曾抬起。
他扬首,正对着江稚鱼。
明明知道陆砚看不见自己,可那种无形的压迫依然无声无息笼罩在江稚鱼心口。
陆砚:“这么肯定,你见过真迹?”
“当然没有。”江稚鱼反唇相讥,胸腔鼓动,砰砰作响。
“我、我也只是听说很多画家会临摹郑琦的画作,乱猜的。”
她小心翼翼,“公子花了多少银子收的画?”
陆砚泰然自若:“一万两。”
“……一万两?”江稚鱼脱口而出,差点昏厥。
她临摹的这四幅画,也就卖了一千两银子。
那人转手竟然卖出一万两的高价!
江稚鱼耳边嗡嗡,眼前黑了又黑。
陆砚转向江稚鱼:“大惊小怪做什么?”
郑琦的画作本就价值连城,若真是真迹,一万两银子都算少了。
江稚鱼惴惴不安:“可若是……赝品呢?”
她声音极轻,纤长羽睫颤若羽翼,扑簌簌闪动。
江稚鱼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呼之欲出。
“若是赝品……”陆砚拖长了尾音,指骨再次敲落在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