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在经济上,旗人在政治、教育、司法上的优待也是显而易见。
别看这位黄知县是个贪得无厌的主儿,不过很明显,他是个熟练掌握见人下菜碟技能的。
一开始的时候,以为他们养生堂是没什么背景汉人开设的,所以一上来张嘴就要八十两,那三间养生堂可就是二百四十两。
在知道他们身后还有上三旗的旗人大爷,他可就屁都不敢放一个,还什么趁机敲银子,赶紧把大爷请走!
连翘跟女贞并不是通过小选进宫的宫女,是维珍从庄子里选上来的奴婢,她们都是汉人包衣出身。
比起汉人,她们的身份算高的,但是跟正经的旗人比,那就真是不够看的了。
“就是个欺软怕硬的,”小池子撇着嘴,一脸不屑,“到三河县彭大人跟前,这姓黄的就连提鞋都不配!”
小池子嘴里的三河彭大人,是曾经的直隶三河知县彭鹏。
说起来,直隶有名的知县可真是不少,曾被贬短暂担任定州知县的李光地是一个,这位三河知县彭鹏也是一个,更巧的是,这两人还是福建老乡,早年经历还有相似之处,这里暂且不表。
但是在康熙一朝乃至是整个大清,最有名的知县无疑是彭鹏,即流芳百世、连后世公务员尤其是廉政部门都视作学习楷模的“彭公”。
三河地处京畿要冲,是满、汉群众杂居之地,皇亲贵胄常仗势欺压百姓。
别的地界儿的地方官是父母官甚至是土皇帝,但是三河县这种一块招牌掉下去就能砸到七八位旗人大爷的地界儿,父母官那就是三孙子。
尤其是对于汉人官员来说,着实是难以下手,所以三河县的混乱情况可想而知。
彭鹏到任时积案已有三十多件,都是棘手案件。
当时,有人谎称为万岁爷放鹰之旗人,到县城四处索要牲畜,搞得百姓民不聊生,但都畏惧他的身份,敢怒不敢言。
彭鹏却硬要碰一碰这位旗人大爷,在查实此人是假借身份进行敲诈勒索,最终按律处置。
不畏强暴,执法如山,伸张正义,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自此,彭鹏有了“彭青天”的美名。
如今,六十五岁的彭公已经官至广东巡抚。
就没有老百姓不拥戴彭公的,比起这位欺软怕硬、贪财懒政的黄知县,彭公更是高大伟岸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