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黄旗”三个字,小池子着重强调了一下。
“就……就这么解决了?”连翘大张着嘴。
“可不嘛,就这么解决了。”小池子无奈地耸了耸肩。
连翘闻言,不由发出一声感慨:“旗人的身份可真好使啊。”
可不嘛,很多事儿,汉人跑断腿儿都未必办得成,可换成了旗人,嘴皮子都不用动,露个面就成了,还是人家上赶着办成讨好。
入关伊始,顺治帝就下令八旗实施薪金制,这种制度规定,凡八旗前锋、户军、领催、骁骑,每人月给饷银二两,匠役则为一两。
到了康熙年间,社会、经济稳定恢复,八旗饷银开始大幅上涨,而且出兵打仗时还可以领“双工资”,这就是所谓的“行粮”制度。
此外,八旗士兵的家属还能得到相应福利。
另外,清廷入关后还给八旗将士分发了大量的世袭土地,即“旗地”。
即使是最普通的下等士兵,在当时都分到了十余亩田地,不事生产的旗人往往会将土地出租给汉人佃户耕种,只需坐收田租。
什么是铁杆庄稼?
这就是铁杆庄稼。
普通旗人所享受的待遇都这么好,更遑论与皇室沾亲带故的旗人。
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的直系后代都是宗室子弟,系黄带子;其他旁系为觉罗(即远支),系红带子。
单以红带子为例,“觉罗”出生之后,入《爱新觉罗宗谱》,领取一条红带,作为贵族标志,直至死亡红带方上交。
每年年初,“觉罗”可凭红带子向朝廷领取二十四两白银俸禄与二十一石二斗粮食。
男子结婚时,朝廷会赏赐白银二十两,死亡时,朝廷拨款白银三十两作为治丧银。
以六十岁的寿命计算,一个远房的皇室宗亲,一辈子得到的耗银可以达到一千四百九十两,折算成人民币约为一百一十一万七千多元。
再加上皇粮,折合大约三十余万元。
所以,清廷在一个“觉罗”身上耗资高达一百四十二万人民币。
不止在经济上,旗人在政治、教育、司法上的优待也是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