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毕竟先前的大工,将大批受灾群体、破产群体,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给聚拢到各地了,这要是从他们之中抽调,只怕是会出现些风波的。”
“征发徭役,也是不符合时宜的。”
因为娄圭讲的话,使阎象、袁涣他们小声讨论起来。
一个不争的事实,哪怕是在曹昂所节制的诸州治下,仍有很多人对于前线供应运输,其实是有抗拒的。
因为前线一旦出现变动,闹不好他们是要被拉到前线去的。
没有保障的话,为了一口吃的,拉去前线也就拉去了,毕竟不去的话,那就可能会被饿死了。
可现在的荆豫徐扬等州,在曹昂的治理下,已经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能说解决温饱吧,但最起码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这也就出现了一个状况。
即治下的群体,特别是底层,是不愿轻易涉险了,这也是为什么说,在历朝历代出现的乱世时期,都有类似军屯的举措出现,可初期搞的好好的,但是到了中期,后期,各种问题与矛盾就会爆发的原因。
根子就出现在大环境上。
人心是会受大环境的影响而变的。
“这点某早已想好。”
看着眼前众人的神态,曹昂沉吟刹那,这才开口,“涉及到运输一事,以专线涉及的郡国县为主导,抽调治下或邻近兴有大工的群体,负责区域转运事宜,其中表现优异的,按大工所定以工代赈诸策来办。”
“当然有消极怠工的,同样按规矩惩处。”
“这或许会影响到部分大工的进程,但只要征东将军府这边协调好,这个影响是属于可控范围的。”
“征东将军府不会因为这次前线供应,就对治下进行征发徭役,这会对内部造成很大影响的。”
阎象、娄圭他们听到这话,就在心里盘算起来。
看此事是否可行。
如果真这样执行的话,只要把权责明确好,那是能运转起来的,无非是涉及其中的官吏增加些压力罢了。
但这也是相对的。
在此期间表现好了,那晋升还会远吗?
毕竟在曹昂麾下,可没有论资排辈这一套。
一切都是以功绩来说的。
“此外,某打算以征东将军府的名义,向各州郡国所设商行,明确派发一批批订单。”在众人思虑之际,曹昂撩撩袍袖,表情正色道。
“如豫州境到河南尹,以粮食为例,会对应派发一批订单,如何运输,怎样调配,这不是征东将军府要考虑的。”
“只要将对应的粮食份额,如期运抵到河南尹交付,即能得到盖印回执,到时便可凭此回执,到襄阳这边勾兑制钱,如果不想要制钱的话,还能勾兑盐、纸、丝绢、琉璃等物,与此同时,征东将军府会对这批勾兑的商品,出具降低商税等凭证,这些可以到荆豫徐扬交五州治下任意交易的。”
一言激起千层浪。
当曹昂将这些话讲出,阎象他们的表情变了,此举在过去可从没有过啊,关键是曹昂讲的这些话,其中蕴含的深意太多了,这还牵扯到了诸多层面,这样进行真的不会出现差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