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梁军大营五十里的地方,董卓正端坐在营帐之中,听着斥候的汇报。当他听到梁王秦子玉只在身边留下了陌刀军团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梁王秦子玉可真是个记吃不记打的家伙啊!”董卓兴奋地说道,“他难道不知道陌刀军团虽然强大,但面对我军的飞熊军,根本就是不堪一击吗?看来这一次,我们是胜券在握了!”
然而,与董卓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行的李儒。他并没有像董卓那样对胜利充满信心,反而神情严肃地提醒道:“主公,梁王秦子玉如今已经有了并吞梁州的实力,他绝对不会如此轻易地犯这样低等的错误。我认为其中必定有诈,还请主公三思啊!”
董卓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笑着说:“文优啊,你就是太多虑了。那梁王秦子玉就算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抵挡住我军飞熊军的猛攻。有飞熊军在,梁军的所有布置都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李儒见董卓如此自信,心中愈发担忧,但他还是忍不住再次提醒道:“可是,主公……”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董卓粗暴地打断了:“没有可是!你不要在这里信口雌黄,坏了我军的军心!否则,休怪我不念翁婿之情,用军法来处置你!”
李儒眼见董卓如此执意,心中暗自叹息,他深知自己无论怎样苦口婆心都难以改变董卓的决定,于是便不再多言,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默默地退下了。
董卓见李儒如此知趣,心中颇为满意,他随即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让枪盾兵如汹涌的波涛一般向前推进,迅速将战线延伸至梁军大营的附近。
枪盾兵们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紧密地排列成整齐的方阵,盾牌在前,长枪在后,如同一堵移动的城墙一般,坚定地向前推进。
待枪盾兵们就位之后,董卓一声令下,八十万长弓兵如蝗虫过境一般倾巢而出,他们在后方迅速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长弓兵集群。
一时间,锣鼓声、呐喊声、马蹄声响彻云霄,整个战场都被这股强大的气势所笼罩。
董卓站在一辆特制的战车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战场,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得意的笑容。只见他手中的令旗一挥,长弓兵们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开始了第一轮齐射。
秦子玉在营中听到外面的动静,心知董卓来者不善,为了守住营寨,他当机立断,下令陌刀军团分批次出营阻击。
陌刀军团的士兵们听到命令后,迅速集结,他们手持陌刀,步伐整齐地走出营门,如同一股钢铁洪流一般,直面董卓的大军。
与此同时,樊梨花带着薛丁山匆匆赶到李嗣业的营帐,请求出战阻击董卓军。
李嗣业看着眼前这两位英勇的将领,心中略作权衡,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樊梨花的请求。
得到李嗣业的应允后,樊梨花和薛丁山立刻率领大军冲出辕门,然而,他们刚刚踏出营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无数支长箭如雨点般从天而降,遮天蔽日,仿佛整个天空都被这些长箭所覆盖。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薛丁山却毫不惊慌,他早已料到董卓会有此一招,于是立刻下令士兵们以小队为单位,迅速张开双臂,组成一道人肉盾牌,以抵挡这如蝗雨般的长箭。
只见一张张牛皮如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顶起一般,缓缓升起,第二梯队的士兵们见状,毫不犹豫地迅速上前,在牛皮下方撑起了一道坚固的盾墙。
董卓军的箭雨铺天盖地般袭来,但这些箭矢却如同撞上了铜墙铁壁一般,根本无法对盾墙后的士兵造成有效的杀伤。
樊梨花率领的军队推进速度极快,短短两分钟的时间,便已与董卓军短兵相接。
然而,即便双方已经交织在一起,董卓军长弓兵的箭雨打击却依旧没有停止,连绵不绝的箭矢如蝗虫过境般倾泻而下。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箭矢落在枪盾兵身上时,竟然被弹开了,仿佛这些士兵身上穿着的不是普通的盔甲,而是一层坚硬无比的护盾。
不仅如此,许多陌刀军士兵也不幸中箭,但这些箭矢最多也只是破甲而已,对他们的身体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更有甚者,有的箭矢甚至穿透了盔甲,伤到了士兵们的五脏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