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宁莲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她似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郭英接着说道:“你说她一个小女孩能去哪里呢?依我这么多年的为官经验来看,我们老郭家恐怕是得罪到了什么厉害的人物,被别人给算计了。
说不定啊,韶华她已经遭遇了不测,遭了别人的毒手。”
看到二哥郭英那副垂头丧气的模样,郭宁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她知道二哥对女儿韶华的失踪一直忧心忡忡,如今更是焦急万分。于是,她柔声宽慰道:“二哥,你千万不要灰心啊。韶华一日没有被找到,就说明她还活着呢。”
郭英的眼神依旧暗淡无光,他喃喃自语道:“愿老天爷能开开眼!让我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我的华儿啊。”
郭宁莲见状,连忙伸手拍了拍二哥那粗糙的手背,语重心长地说:“二哥,你一定要坚信一个道理,在这世上,没有人能够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的。”
郭英抬起头,看着妹妹坚定的目光,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他苦笑着说:“但愿如此吧!”然而,他的眉头依然紧锁,显然对女儿的安危还是放心不下。
过了一会儿,郭英似乎暂时收起了自己的忧虑,转而关心起妹妹的来意。
他问道:“对了,小妹,你怎么会突然深夜造访呢?”
郭宁莲微微一笑,回答道:“二哥,实不相瞒。其实小妹此次前来,是有一件要事要拜托你的。”
老郭家之所以能有如此富贵,其中一半要归功于大哥在鄱阳湖上的那次‘神来之笔’,一箭射杀了敌方主帅陈友谅。
而另外一半,则是由眼前这位十几岁就嫁为人妇的小妹所带来的。
想到这里,郭英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说道:“你妹啊,你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只要是二哥我能办到的,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含糊!”
然而,当郭宁莲想到皇帝提出的要求是如此的龌龊不堪时,她作为一个妇人,在兄长面前实在有些难以启齿。
经过再三的犹豫和思考,郭宁莲最终还是决定采取一种委婉的方式来旁敲侧击。
于是,郭宁莲小心翼翼地开口道:“二哥,我想问问,月怀她现在还没有许配人家吧?”
郭月怀正是郭英的二女儿,听到小妹突然提起自己的女儿,郭英一开始还以为这只是妹妹在闲聊家常,毕竟一个姑姑关心侄女的婚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郭英面带微笑地回答道:“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济宁卫的世袭指挥使戈预与我可是情同手足的至交好友呢!他上个月刚刚回京,就迫不及待地拎着礼物登门拜访了。”
郭英顿了顿,接着说道:“他家的大儿子戈某,那可是个能文能武的青年才俊啊!而且年龄和我们家的月怀相仿,可谓是天作之合。
更巧的是,济宁府正好是大外甥的封地。
父亲和大哥都对这门亲事非常满意,已经点头应允了,让戈某来做我们郭家的乘龙快婿。”
郭宁莲心里很清楚,郭英口中的大外甥,正是她的儿子鲁王朱檀。
她明白,这桩婚事背后的意义远不止是开国勋贵之间的联姻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为她的儿子鲁王就藩济宁府铺平道路,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