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崇帝看过来:“那朕命你为这鲁郡郡守,你看如何?”
苏之仪:“……”
廷尉和郡守都为秩两千石的高官,一为朝中要员,一为封疆大吏。可这“封疆大吏”也要看封在哪里,鲁国国乱刚平、鲁王却在此地多年经营,这时候被朝廷派去当郡守,是祸非福。
未得到立刻的回答,正崇帝轻轻“嗯?”了一声。
此时此刻,在帝王的逼视下,苏之仪也只能叩首谢恩,“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正崇帝这才神色稍展,只是顿了顿,又道:“朕的阳嘉从小就长在宫里,养得娇贵又没吃过什么苦。鲁国地远,朕舍不得她奔波跋涉。”
苏之仪:“……”
“臣明白。”
他明白的。一直都明白。
早在最开始选择这条路,他就猜到了这么一遭。
一个个墨字落于竹简之上,这份御命之下的和离书,苏之仪本以为自己会很难落笔,比那次替御史大夫求情的奏表更难。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他简直是挥毫而就,比曾经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容易。
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要写了。
从大婚的第一日起,他便知道,这强求来的婚事,迟早要交还回去。
……
苏府门口,五铢看着上面御赐的牌匾,表情纠结,“郎君,不如咱们等天暖暖再走吧。”
苏之仪摇头,“走吧。圣命岂是能耽搁的?”
五铢:“……”
这陛下也真是的,说让人走,就一天不给多留。
苏之仪连行装都未收拾,只是带上通行文书和任命郡守圣旨,和五铢二人踏上了赴任之途。
他似乎是怎么来的,就怎么离开的,一如当年他被苏父选中时。
原来直到最后,他的所求所念、哪一个都握不到手中。
*
因为宫中传来苏之仪被留下的消息,岑篱是第二日才发现那份和离书的。
竹简展开,最侧边的几个字映入眼中,拾春险些以为自己看错了:“郡主?”
她才刚刚见夫妻二人真有点琴瑟和鸣的样子,全不知道怎么会成这个样子。
岑篱却想起了前一日宫里传来的消息,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备车,我要入宫。”
像是对岑篱的求见早有预料,正崇帝早早的就在承明殿等着了,被岑篱询问后,他更是直接点头,“确实是朕的意思。”
“鲁地刚刚除国,如今鲁
王世子又从京中逃出,不知所踪,朕在鲁国的大军都还没撤呢。那地方不安稳,我要是让你去了,你母亲梦里都要和我闹翻天了。”他轻叹一声,倒是真有几分祖辈的疼爱之意,“原本苏温知这身份配你就低些了,你当时闹着想嫁,朕也没法子,可他在长安的时候尚可,鲁地那么远,他要是欺侮你了,朕也鞭长莫及。不如这般,你在京里再寻一门婚事——”
岑篱:“当年庄宗迫害宗室、追捕藩王时,大母可曾弃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