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夫人沉默良久,没回答她,而是道:“你这两日,拨两个小厮跟着他们。”
兄妹俩回了客栈,汤药已经温热可以入口了。
春杏献宝似地变出了那枚嫩绿色的漂亮果子:“看看!”
小妹惊喜地蹦了好高:“哇,好好看!”
她接过果子,捧得高高的。它像一个杏子,圆球似的,里里外外层层叠叠,散发出浓郁酪香。
胡凌云惯是会泼冷水的,他把药碗端来:“不白吃的哈,先给药喝了。”
小妹一咬牙:“行。”
皱着脸喝了药,小妹面对送到嘴边的果子,又舍不得了:“太大了阿姐,你切一下,我们分着吃吧。”
春杏咽着口水:“不了,我晚上吃撑了。”
胡凌云看了她一眼,没吭声。
小妹到底年纪小,心里没那么多弯弯绕,闻言便快活地将果子吃了干净。
翌日三人前去和济医馆时,小妹一人在里面诊脉,胡凌云塞给春杏一个纸包:“我看你晌午没怎么吃东西。”
春杏一看,是昨天她买给小妹的那种果子。
春杏轻呼:“这好贵的!”
胡凌云瞥她一眼:“小妹吃了,也不能亏了你,快吃吧。”
春杏笑着掰了一块,突然塞进他嘴里:“哥哥也尝尝。”
两人正打闹着,有人从里面走出来,是昨天搬门板那个小医侍。
她小声道:“师父让你们两一个带病患先出去散散心,一个留下来,与他细说。”
胡凌云低声问她:“怎么说,我妹妹情况是不是不太好。”
小医侍摇头:“不能这么武断,这种病师父以前治好过,就是的确复杂。”
春杏知道哥哥动辄大喜大悲,主动道:“兄长先带小妹出去逛逛,我稍后就来。”
她等小妹出来,便拨开纱帘走进去:“先生,我小妹如何?”
大夫想了许久,才开口道:“我看娘子口音,不是临安本地人,不知道家中几口人,做什么营生。”
“不瞒先生,奴家在京郊的庄子上,家中父亲病故,只有寡母,哥哥和小妹三人,哥哥尚在读书,一家人靠着父亲留下的几亩薄田和两间铺面过活。”春杏看了旁边一脸关切的小医侍:“先生但说无妨,这病可是需要花很多银钱?”
大夫见她是个爽快人,也不迂回了:“说是无底洞也不为过……”
春杏心里凉透了,正不知该说什么,外面传来一阵兵马相接的嘈杂声响。
接着,两个黑衣软甲、腰挂佩刀,官兵模样的男人从医馆门外闯进来。
这两人步子重,嗓门洪亮,走起路来甲胄叮当响,甚是吓人。其一厉声道:“医馆内所有大夫,限半炷香的功夫,立刻收拾好药箱,带上刀伤药,随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