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完自己的观后感后,宋瓷又问林夏,每次她都这样像留作业的老师一样,林夏觉得如果不是有她督促,自己可能早就没动力坚持了吧。这是个快节奏的网络时代,社会浮躁不堪,短视频微博客几乎已经毁掉了人们所有的耐性和深入思考能力,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看完一本厚书或一部长电影了。
“我看了西斯莱的展,电影和书都没太看”林夏不禁有点心虚,“最近我们在为万圣节加班加点,没时间,你知道的。”
“那上次我推荐给你的纪录片呢?”
“呃,只看了个开头”
那部纪录片讲的是欧洲一战的故事,沉重又悲伤,最近事情一件接一件,她实在是静不下心。
宋瓷沉默了几秒,突然问:“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吗?”
林夏心中一跳,宋瓷非常聪明,也非常敏锐,总能从蛛丝马迹中察觉事情不对。
“他回国了”
林夏低声开口,“现在就在深圳,在我公司楼下上班,前几天我们见过了。”
不需要说出名字,宋瓷一下子知道是谁了,她是全世界唯一清楚知道林夏与何川所有过往的人,从头到尾。
宋瓷微微诧异,但还是很冷静的问她:
“他想怎样?”
“不知道。”
“那你想怎样?”
“也不知道。”
宋瓷无奈:“你在逗我?”
“真的不知道,”林夏苦笑,“我只是觉得,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心无芥蒂回到当年了。”
其实当年在何川对她承诺自己会回国之后,他们并没有马上分手,林夏明白自己不应该再耽搁拖延他,可是她就是舍不得,她希望再等一等,他们会奇迹般地找到事情的解决办法。
然而一段感情一旦产生嫌隙,就如同冰面上的裂痕一样,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不能见面,没时间联系,没有任何肢体上无声的亲密与安慰,甚至因为时差没有大段时间深入交谈,他们的分歧越来越大,开始冷战,开始吵架,一切都在向林夏最害怕的方向在发展。
那段时间林夏的精神状态异常的差,要接稿赚钱,要准备保研,还要忙着毕设和论文开题,浑浑噩噩,一切都搞得稀里糊涂。
终于有一天,她被导师叫到办公室训斥,这个导师就是对学生特别严苛那位专业老师,很不幸的,也是她负责指导她毕设。
导师拿出她交过来的开题报告,把她从头到脚骂得体无完肤。
林夏从小到大在文化课上都不是什么优等生,被老师训斥已经可以当作家常便饭,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会放在心上。然而这一次,她被骂的,正是她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美术专业,是她最在乎最看重的软肋。
况且,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导师的话犀利恶毒至极,句句戳她心窝。
“之前你明明是个很努力很用功的学生,为什么最近开始堕落了?你忘了你自己的出身了吗?你只是一个东北小镇平民家庭的孩子,你有什么资格放纵?你以为你家里能送你出国,还是能让你重读?你从那么偏远落后的地方考来,就是为了在清华混日子吗?你对得起辛苦供你读书的父母吗?你有羞耻心吗?你要脸吗?你的人生是不是太顺利了,需要经历些挫折你才好受?你以为清华会允许你这样的丢人现眼的学生保研吗?你再交这种垃圾上来,别说毕业了,连开题我都不会让你过!”
那是迄今为止,林夏人生中最严重的一次崩溃,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应的,怎么走出办公室的,怎么回到寝室的,她就记得自己趴在床上从白天哭到晚上,最后甚至昏厥了过去,要不是温茜茜来叫她吃饭,发现不对劲,及时施救,她可能就那么休克了。
不是因为导师污蔑辱骂,正是因为导师说得句句都对,所以她才受不了。难听,但却很真实。
她不该忘了,自己是多么辛苦才走到今天。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下定决心之后,她给何川打了电话,他们都对彼此太熟悉了,她还没说到正题,他就已经意识到什么了,于是他抢先开口:
“夏夏,我们不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