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最后,在梁京仪视角里,梁知徽笑得连腰都直不起了,几乎是趴在了沙发一隅。她很不满:“你笑什么?”
“我笑你拎得太清啊,小大人。”
梁知徽早就把喝光的酒杯撇到角落,那人抬起手,想去揉自己脑袋,被自己黑着脸打开后,却似乎更加乐不可支,肩膀一抖一抖,“小小年纪,怎么就这样聪明呢。”……
梁京仪不想看她,收回余光,想说一句“不聪明会被吃掉”,可转念觉得这话应该面对面说,便又看向梁知徽。
可谁知这一眼,却看到了不得了的东西。
梁知徽没有在笑。
她在哭。
原来梁知徽也会有眼泪。
“……今晚,你是故意要和我喝酒的,对吗?”良久,梁京仪出声,声音是她没想到的干涩。
知徽侧过身,露出正脸,好像也没寻常的神采飞扬了:“对啊。有些事不能只看资料。本来想着切入话题会很困难,但还好,是你主动起的头。”
梁京仪沉默,但她还在说。
“京仪,你和幼薇像,也不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与你相处。你太敏锐,也太孤傲,像是一头狼,随时准备厮杀,准备对抗。”
“这样不好吗?”
梁京仪始终认为“高攻击性”是属于她的赞美诗。
梁知徽轻轻摇头:“这样很好。只是,这样很累。”
气氛变得沉默,梁京仪停顿许久。再次出声时,开始生硬转移话题,试图掰回自己起头的问题:“二姐,你说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已经做过,那现在的你,会生活得很无趣吗?”
梁知徽选择顺从她的心意,回答道:
“偶尔。比如最新工作项目结束的时候,比如没胃口的时候,比如不想看书看电影的时候,又比如讨厌运动的时候。不经常,但会有。”
人总会莫名其妙地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并不时陷入自我怀疑。有人生活困顿或是一般,于是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赚钱享福;有人渴求偏爱与浪漫,于是他们活着的意义便是谈场完美恋爱。
可世界上总有人“无欲无求”,恰如梁知徽。因为她的一切欲望都得到了满足,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她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了。
“……那你会怎么解决这种问题?靠冥想沉思?”
面对梁京仪的发问,女人又拿起了酒杯酒瓶,慢慢向里倾倒,隐约有气泡爆开。
“其实也简单。找一个锚点就好。”
为了让自己“活着”,为了让自己更快乐,为了让生活有盼头与期待,梁知徽曾无数次寻找自己的那枚锚点。
金钱,权势,冒险,影视,阅读,音乐,游戏,美景,美食,美酒,烟草……可是,都不够。
梁知徽从来不是格外重视物质的人,比起纸醉金迷,她更奉行“感觉至上”。过去玩车玩跳伞,都是为了追求那份难得的心跳与刺激,在某些时候,她真的很喜欢“不受控制”。
如果什么都握在手心,那么该多没意思。
梁知徽想要挑战。
既然是挑战,那就要与“不可能”沾上点关系。
梁京仪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答案就在心中,但她还是慢慢开口,十指渐渐收紧:“所以,你找到了吗?”
“当然。”她饮下第二杯荔枝酒,形状漂亮的嘴唇张开,“梁幼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