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明绰走进太后的厢房时,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乌兰徵下令大办佛诞日的消息。除此以外,陛下不顾丞相的反对,鼓励西海权贵们出资礼佛,拿出钱来在长安城中再建佛寺。西觉寺想在寺外山壁上凿窟供佛像,乌兰徵也准了。
虽然还是没有像段太后希望的那样“彻底废除”神女信仰,但已经是陛下的明确表态,从此以后,朝中风向必会大变。段知妘浑身上下都透着快活,对皇后十分亲热,留她一道吃饭。
云屏公主跟明绰相处得多了,也不烦她了,一口一个“姐姐”。乌兰语中的“姐姐”和“阿嫂”是同一个词,她见母亲和皇后说汉话,便也说汉话,但小孩子学混了词,明绰也觉得没什么必要非纠正她,喜欢听她喊姐姐,吃个饭也要把她抱在怀里说话。段知妘在旁边看着,嘴角的笑就没下来。
“瞧你气色都好许多。”她突然开口,打趣似的口吻,“有了滋润,到底不一样。”
明绰脸上一红,给了太后一个又可笑又可气的眼神。乌兰辉没听懂言外之意,抬头看她,竟然也跟着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姐姐好看。”
两个大人都笑起来,段知妘捏了捏女儿的脸,问她:“姐姐好看还是娘好看?”
乌兰辉“嘻嘻”地笑,缩在明绰怀里,眼睛滴溜溜转,很机灵地讨两边的欢心:“都好看。”
“油嘴滑舌的小东西。”
乌兰辉一边躲一边笑:“辉儿也好看。”
明绰没忍住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一下。第一次看见这小女孩儿的时候,她脸上西海人的特征还没有这么明显,这两年稍稍长开,就很看得出来了。眉眼和鼻子跟乌兰郁弗的画像一模一样,和乌兰徵三个摆在一块儿,一看就是一家人。但嘴巴和脸型更像段知妘,看得出来,以后必定是个大美人。
热热闹闹地吃完了一顿饭,段知妘便让乳母先把公主抱走。明绰没着急走,又留下来喝了一盏茶。乌兰徵已经下了旨,要皇后回宫。她想着,要乌兰徵把太后一起接回宫。
“急什么,”段知妘拿着剪子,正修自己养的花,“别把齐木格惹急了。我暂且在寺里住着,无妨,你回去吧。”
“可是……”
段知妘转回头看了她一眼,唇边似笑非笑的:“皇后心里既然想着我,我早晚能回去。”
明绰便笑了笑:“自然。”
段知妘继续修剪花枝:“你说的那套‘三淑九嫔’制,留谁放谁,心里可定下了?”
“定下了。”
这就是明绰一回去就要跟乌兰徵提的第一件事。她仿朝堂上的“三公九卿”制度,为每个妃嫔都定下品阶和待遇,最多立十二个,其余的一并遣送回家。
乌兰徵登基的时候,西海诸部向新可汗进献了部落中的女儿,以示效忠。当初他在西海征战,段太后的态度是照单全收,在宫里养着就行。乌兰部也没有正式的妃嫔制度,大家都是一样的。明绰刚到长安的时候和这些西海的女子相处了半年,她们的年纪都还很小,被迫远离了家乡。别说得到乌兰徵的宠幸,相当一部分人连可汗的面都没见过。
后宫里的女人太多了,乌兰徵现在看起来心里只有她一个人,但明绰并不相信他。但她也不想让这些女人就这样被活埋在长安宫里,她要把她们都送回去。
如果当初她有机会,她多么想把额雅也送回家乡。
段太后等了一会儿,似乎以为皇后会给她汇报一下准备留谁放谁,但明绰看起来并没有这个意思,她便也没追问,只道:“丞相会说,你破坏了西海诸部的团结,居心不良。你想好怎么反驳了吗?”
“我和丞相语言都不通,反驳什么?”明绰语气平淡,似是全然没有放在心上,“自然是交给陛下裁定。”
段知妘手里的剪子“咔嚓”一声,剪下了一截细枝,被她笑着随手丢掉了。她两年前就发现了,萧明绰在这事儿上有一些她没想过的手段。从前段知妘和齐木格争斗,齐木格往往以不通汉话为由拒绝和太后沟通,太后只好以乌兰语与他争执,不知不觉间就已经被他占了上风。萧明绰偏偏反其道而行——你既然不会说,那就干脆别说了。
但她能够这样做的前提,是乌兰徵的宠爱。
两人谁也没有说话,一时只有段知妘手中的剪子发出“咔嚓咔嚓”的细微动静。好一会儿,段知妘才道:“你还想说什么?”
“我……”明绰似是有些犹豫。段知妘把剪子放回去,伺候的人端来了洗手的盆,她很有耐心地细细净手,等着明绰说下去。
明绰只好轻声道:“陛下的宠爱,能有多长久?”
段知妘洗手的动作一顿,抬眼深深地看着她。然后她什么都没说,取了帕子擦手,示意伺候的人先下去。擦干净了手,才坐下来给自己也倒了杯茶。
“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