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租房
京城布局不复杂,珍珠与黎源仔细说过九经九纬的建城方式。
除去横竖两条中轴大道,再各有八条辅道。
这十八条道路没有台阶,方便车马通行。
但只有中轴大道是直的,其他的因早先建筑、河流、灵塔等原因变得蜿蜒。
城内亦有河流,时不时就能遇见颇为壮观的拱桥。
二十三坊与黎源想象的不一样。
百姓并不全部居住坊内,早期应是如此,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坊内只做居民集中居住的地方,但坊外亦有不少住户,甚至不少坊内外连成一片,但还是比较好认,坊外的建筑更加阔派,更多做商业用途,若是临着经纬道,不仅漂亮还精致,自然不是酒肆茶楼就是商铺。
坊内也有商铺,但马路就要窄得多,许多地方随着地势增加台阶。
一些小道看着曲折蜿蜒。
黎源不敢逗留,进城后直奔海市。
京城北高南低,东面临海,海市在东面。
仗着脚程快,黎源连走两纬穿三经。
然后把脚走瘸了。
大意了,这京城只怕不比后世的省会小。
他原以为就故宫那般大。
晚间寻了一坊入住,看着很普通的一家客栈,要二两银子一晚,他带了八百两银子,原本只打算拿一百两用作吃住,这么一算,最多能住一个多月,还怎么找珍珠。
看来当务之急是寻处便宜的落脚点。
坊内不宵禁,酒肆食肆都开着,杂货店古玩店大多还在营业,坊内住户也没有歇息,夜哭郎在外面的街上跑来跑去,妇人在后面追喊。
二楼都不咋隔音,夫妻说话的声音稍微大点,路上行人就能听见。
坊内亦有河道,时不时就能遇见小拱桥,黎源专门去看过,过坊的水道拦了障碍物,估计防止不法分子从河道逃到坊外去。
但是坊墙并不高,如果有人在下面托着,他就能踩着对方的背脊翻过去。
正想着,几名晚归的少年郎相互拉扯着从墙头翻过来,远处有巡逻的衙役吼了一声,少年们嘻嘻哈哈一溜烟跑掉。
衙役也没追着来,转身去了另一条街。
看来是常有的事情。
黎源心中约莫有些猜测,宵禁在大朝并不严格。
此时黎源不像过城门时紧张,一来京城人口数量远超出他的想象,二来因为没有后世的高层建筑和天桥等通道,乌泱泱的人口都挤在大街小巷,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有人注意他。
他若鬼鬼祟祟反倒惹人怀疑。
街口有昭示栏,跟后世的广告栏很像,贴着各种文书。
街坊管理文书,最近朝廷颁发的政令。
还有某某官员处决文书,罪名是贪墨,行刑日期是后日,黎源仔细看名字,不姓戚,也不姓陈唐贾,老太君姓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