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老将军旁边的老夫人,圆盘脸,嘴角微扬,精明的眼静静注视着姜姒。
姜姒在沉甸甸的视线下,稳稳行礼,称呼祖母。
这位老夫人的一生也有传奇色彩。
她年轻时随老将军一同出征,粮草紧缺时,带着军中残兵妇孺一起在边关种粮食、挖野菜。
二十七岁时便靠自身功德受封五品诰命夫人,是女中豪杰。
有这样顾大局有智慧的女子坐镇,将军府一步步走到如今地位,她功不可没。
在这门婚事上,她同谢老将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老夫人看姜姒,是把她正正经经地当作孙媳,审视她是否有未来担当将军府主母的能力。
姜姒以为,她见礼过后,长辈对她赐礼,会顺带教导几句三从四德、性仁孝俭云云。
不料,老将军和老夫人只是命身边人呈上礼物,另举一句“夫妻二人当携手共进”,并未对她提什么要求,做什么指导。
姜姒认为,这或许不是宽容,只是放手,看她自己的表现。
若老夫人能说得明白,她还能知道她的要求是为何样,按照她说的去做,准错不了。
这样什么也不说,反而让她有了一丝紧绷,让人心中悬浮没底。
不过姜姒并没露于表面,她全当什么都不知道,按部就班地同众人一一行礼、叫人,有条不紊做着她该做的事。
上首的老夫人一直望着她们,面上那含的笑淡淡的。
她观姜姒在一众长辈面前进退有度,不露怯,心里是满意的。
老夫人年轻时随军出征,就喜欢大气沉得住气的女子,不喜欢畏手畏脚胆小怕事之辈。
虽说男人主外,女子主内,可不能小瞧了这内宅中做主母的女子。
一个家族是否能长盛不衰,女主人在其中不比一家之主分量轻。
老夫人不知姜姒是圆是扁,可就看她不露怯,这第一印象就已不错了。
不过老夫人知道,其它几房,甚至包括长子长媳,都对这门亲事不满。
娶姜家女,对谢家没有任何助益,甚至也会影响三房她们子女的亲事。
老夫人端坐上首,瞧着姜姒见过三叔和三婶娘。
她的儿子和三儿媳都三缄其口,没与她说几句话,姜姒仍然是那一副小辈的笑模样,给堂弟妹见礼,送了金子打的小物。
将军府的小辈哪里缺这种东西?
三房的两个孩子接过,不咸不淡说了句谢谢长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