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真相大白,自己的判断被认可,而宿敌惜败,低自己一等的时刻。
一众人等跟着女官走向居心台,那里设了酒席歌舞,能容纳几百人同坐。
一路上,各自都与自己相熟的人走在一处。
姜姒身边是自己的朋友,萧蔷月替友愤慨:“是你说的肯定对,那柳蔚宁非要拆你的台,才又找了个由头吧?”
姜姒只简单说了两个字“做梦”,让她几位好友纷纷笑了起来。
人群中也有好奇这状况,窃窃私语的。
起初不认识姜姒的,那位贵妃甥女徐红菡,又问身边人。
“谢云朔看起来和那姜姑娘,怎么好似有旧故一般?”
她这么问,身旁人不知怎的笑了起来。
她猜得没错,若两人素不相识,只会礼节客气。
可这两个人之间,像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一样,见了对方连笑模样都没有了。
可不是有旧故吗?
那答话姑娘压低声音说:“这两位旧怨颇多,说是仇人也不为过了。”
徐红菡听了,紧绷的眉头舒展,神情重归安然,好像虚惊一场,
她嗤笑了一声:“我说呢?难怪谢小将军看了她好几眼,但是笑都不笑一下。”
姜姒和谢云朔的纠葛,其实闹得并不大。
只不过京中这些公子姑娘们之间关系盘根错节,走得近,相识者众多,许多事都瞒不住。
原本以姜姒的出身和交际,与谢云朔应当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识。
就像徐红菡与谢云朔也不熟一样,很难有机会说上一句话。
可两人偏偏总是因为各式各样的意外与巧合,凑在一处,又闹得不愉快。
次数多了,身边的人也就印象深刻了。
谢云朔容貌出众,又能独当一面,未来前途无量,是京中不少适婚姑娘青睐的议亲对象。
为此人生大事,使得适婚的姑娘们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可是独独姜姒,有如此容貌,却不受任何人忌惮。
因为人人都知道,即使京中无人,天下无人,谢云朔和姜姒也不会结亲。
再者,据传言,谢家有意给谢云朔聘取一位书香门第之女。
与谢家来往友善的,如太傅温大人、御史江大人、吏部尚书魏大人,都是一等一的实权高官。
这些高门大户若与谢家结亲,再加上谢家的兵权,称为珠联璧合,门当户对。
不过,到底婚事还没定下来,也从未有过换庚帖的情况,只是众家儿女都到了适龄的年龄,紧盯着这回事的人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