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沾惹了她,她便寸步不让。
姜姒性子的好处谢云朔没占着,坏处从没落下。
这会儿夏容漪心情好,谢云朔适时提及,让谢清菡陪同姜姒出门之事。
夏容漪虽然犹豫了一瞬,看到谢清菡眼巴巴地望着她,又看在儿媳稳妥有头脑的份上,随即转变了心思。
“也罢,你多日不曾出门了。同你嫂嫂一道去吧。不过务必注意,不可伤着碰着,不可晚归。后日的插花与琴艺,便往后挪一天。”
如今夏容漪恰好是书读得差不多了的年纪,每日被拘在府中,并不是因为夏容漪不让她出门抛头露面,而是日日都有八雅授技。
偶尔还有厨娘教她厨艺糕点的技艺,每日都需跟着女师傅们授学,安排得满满当当。
姜姒听说只不过出去半日,首先提及的是两门授课往后挪,她便有些头皮发紧。
莫说是谢清菡,就连她听了这样密集的安排,也有些受不住。
她都有些心疼谢清菡了。
尤其看谢清菡因为能随她一同出去半日,被允准后喜笑颜开,看到她纯真的笑颜,姜姒不但没高兴,反而更加心疼。
旁人唾手可得的自由,对她来说却是难得之物。
姜姒甚至不切实际地想,在将军府被如此严加管教,对谢清菡来说,兴许还不如托生在平民之家,或许日子清贫简单,却能放纵天性。
不对。
她又暗自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无论如何说,身为女子都各有各的难处,无论是高门贵女,还是平家草民,都有各自要面对的难处,都有不得已。
姜姒想着这些,除了心疼,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之外,也因此有了对比。
与旁人对比,她才能更加想通,意识到自己的幸运之处。
她托生在父母慈爱的家中,亲事上,从前觉得不好,如今想通改了主意,觉得又还不错了。
人知足,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她现在更为知足,心态又轻了不少。
谢清菡得偿所愿,坐在夏容漪身旁,高兴起来,她也会挽着娘的胳膊撒娇。
“母亲放心,我会事事当心的,也会听嫂嫂的话。”
姜姒微微侧着头,望着谢清菡。
这位可爱到让人有几分疼惜的三妹妹,令人心尖一派柔软。
她在看谢清菡,谢云朔却在看她。
他随意扫一眼,正巧看到姜姒望着谢清菡时显得柔和的眉眼,这让谢云朔既安心,又疑惑。
安心于他的夫人和胞妹能够真心相待,疑惑的却是,姜姒无论待谁都好,就连难相处的两种关系,“婆媳”与“姑嫂”,她都处得融洽自如,不计较小处,进退得当。
可是独独与他之间,像是隔着一座山川,且她不会主动。
她……罢了,得过且过吧。
请安完毕返回时,两人并肩而行,中间错了半步,一同回冼逸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