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夏容漪正在细看姜姒送给她的两个香囊,手心捧着,凑在鼻尖轻嗅。
夜交藤与香薷两项草药的香味浓淡怡人,她微微闭上眼睛,果真感觉神思舒乏,令人心情松缓。
香囊中传出淡淡的草药香气,不浓郁,不刺鼻,只是淡淡的,若有似无,如同一张最轻薄的流云沙随风摇摆,闲适放松,让人舒心舒神。
夏容漪缓缓睁开眼,认可道:“阿姒做的这香囊果然不错,这里面配的是什么?若用着好,我让人多配一些。”
夏容漪是讲究人,细致又挑剔,她知道配香看着简单,只是把各式干花草药放在一处,可是往细了说,还需考虑各式气味搭配。
不仅要懂得,还要有灵性。
夏容漪不懂,可是她闻过不少,姜姒调配的这个味道,是陌生的,她并未闻过。
每一样香料的气味融合得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尤其其中含有桂花的甜香,却并不突出,而是淡淡的,若有似无的。
她不禁好奇问:“这是怎么做到的?竟细细的品,才能闻到桂花的香气。”
看婆母细细地嗅闻品位时仍仪态万千,还能说出它这个香囊的厉害之处,姜姒能看出,夏容漪是个心思细,聪慧又敏锐之人。
她细细同她解释:“给婆母做的这香囊,是为安神所用。安神的气味应当清淡怡人不突兀。桂花香气霸道,是以这香囊里放的是未磨碎的干桂花。再加丝绸包裹,阻隔一层气味。其中又有‘白毫牡丹’混合,将花香中混入一丝茶香味,可调节其香气。另外,占主要气味的是安神的药材,药材的分量更多。”
夏容漪一挑眉,一向沉稳高雅不露心思的人,眼中露出明显惊喜之色:“竟有如此巧思。”
她身边的嬷嬷、大丫鬟,一众跟着夏容漪见过大世面的人,也都目露赞赏之色。
因为少夫人说的这法子,众人竟都闻所未闻,说明这是她自己的巧思。
会不会做香囊,是不是自己亲手缝制,不是最打紧的,她竟然能先有自己的构想,再去逐一解决,让构想成为现实,绝非一般人能比。
能有这样的品质,须得人头脑灵活,大胆不古板。
以小见大,姜姒能做出这样的东西,绝不是个笨人蠢人,并且她始终态度平稳,没有居功自傲,没有显摆得意,这也很难得。
这些相加,顿时让人忍不住对她心生好感。
夏容漪很少夸赞谁,她是个极挑剔的人,而现在,她打心底想夸姜姒。
“真是有心意,做得不错,母亲喜欢。”
谢云朔和屋子里其他人听到夏容漪这一句真诚不作伪的话,心底都默默诧异。
他们都知道夏容漪的脾气,能让她说出这样直白夸赞的话,是很难得的。
夏容漪不是那等左右逢源,善于说场面话笼络人的人,她此人很有几分风骨衿傲,向来做不来旁人那等殷切的态度。
因此,这一句平平无奇的夸赞,既难得且真实,代表了夏容漪内心真实的看法,字字属实。
她夸姜姒这一句,是打心底里觉得她有才干,这香囊,她也是真喜欢。
谢云朔看向姜姒,见她始终淡淡的,嘴角噙着一抹笑容,被夸赞了之后仍淡淡地笑着,没有推拒,也没有诚惶诚恐。
他知道,她一向自己立得稳,不说稳重,实则是个极有自己主意的人。
她这样的性子放入常世来说,有好有坏,总体上来说是极好的,总比那些自己拿不定主意,左右摇摆浑浑噩噩的人好上许多。
可是落到小事上来说,与她作对的人就苦了。
个中苦难,谢云朔是那个最明白的人,较真认劲的事上,他也当仁不让,两人碰到一起,只能分个高低。
凡事沾惹了她,她便寸步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