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南仲也赶忙附和:“大王,太子年少,久居深宫,不谙世事险恶。”
“此番必是身边有奸佞小人,如那吴革、宗泽之流,挟持太子,欲行伊霍之事。”
“以逞其私欲!”
“太子恐已是身不由己!”
赵构闭上眼,面上挂起疲态,道:“卿等所言我岂不知,然终究是至亲骨肉,我若发文斥责,天下人将如何看我?”
“岂非说我赵构不容血亲,有失仁厚?”
“大王!”黄潜善见此,立刻以头抢地,疾呼:“此非一家之私事,乃关乎社稷存亡之国事!”
“太子已被奸人操控,其言行非出本心,然其害已显!”
“为保全二圣性命,为安定天下人心,为维护朝廷法统,臣斗胆死谏!”
“请,大王即刻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名,传檄四方,此檄文乃奸人挟持太子所为,所言皆伪,绝无效力!”
“令天下兵马不得听调,并遣使斥责宗泽、吴革等人,令其速放还太子,方可平息祸乱,亦可示好金人!”
“方可保全二圣安危于万一!”
到了这个时候,汪伯彦三人已经明白这位康王叫他们来干嘛了。
太子的令旨檄文一出,直接就是一副要当人主,聚拢天下之态。
就连他们都觉得这檄文极好,何况旁人?
这让自家这位已经秘密称帝的大王,感受到了威胁,这番话字里行间,全是说太子不孝,莽撞,又主动提及不能发问斥责。
这不就是告诉他们,让他们提出,以康王的名义,发斥责文书吗?
既然读懂了意思,自然要递台阶的。
不过此时,最开始附和赵构的汪伯彦,却是眉头紧锁,低头沉默不语。
赵构沉默良久,最终,颓然地挥了挥手,声音沙哑无力,道:
“也罢,就依卿等所奏吧。”
“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父皇和皇兄的安危,孤也是迫不得已,就由耿卿代笔吧……”
“然,檄文中对谌儿,务必言辞恳切,多言我等之无奈与牵挂,不可太过斥责他枉顾孝道,毕竟终究是受了小人蒙蔽……”
此刻,一副被形势所逼,忠臣死谏,最终不得不大义灭亲,实则内心痛苦不堪的仁厚叔父形象,被赵构演绎得淋漓尽致。
然而就在这时,汪伯彦却是突然开口,道:“大王,臣以为,此举恐怕不妥。”
“嗯?”赵构目光锐利地扫向他。
就连耿南仲,黄潜善和杨惟中,此刻都向汪伯彦投去一个疑惑不解的眼神。
耿南仲更是暗自猜测,莫非汪伯彦嫉妒我来代大王执笔,想要截我机缘?
黄潜善跟杨惟中自然也想到了这一茬,不过代笔的是耿南仲,他们则是乐的看二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