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业说。
许孙正说:“亲家的话有道理。”
两个人闲聊一阵就回去。方大娘找许孙正是有事商量。她家方灵年纪到了,正是相看的时候,这一来一去方大娘看上了许媛家的儿子,也就是他外甥。
他那妹妹心高气傲的,嫁到水波镇上去了,跟妹夫经营的铺子也还不错,哪想找个儿媳妇从乡下找。
方大娘的算盘怕是不行,但乡里乡亲的,他还是要去带句话。
方灵看着是一个好姑娘,村里有许多年轻汉子也还不错,找个好人家还是容易。
许孙正心想,不过最好的汉子已经被他们家挑走了。
晚上许孙正把方大娘的事告知曹琴。
曹琴:“这事不好办,你就去给妹子传个话,别的话不要说。”
许孙正点头:“我知道分寸,要我说村里的年轻汉子也不错。”
曹琴放下针线活:“女子跟哥儿都想找个门楣高的相公,我能理解。当初我们跟知辞跟知昼相看的时候,还不是觉得该找个顶好的夫婿。”
“谁想自家女儿,哥儿嫁过去过苦日子。”
曹琴这话许孙正也认同。虽说知辞还没有跟谢淮川成亲,但他是知道的,谢淮川在隔壁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儿郎,如今听知辞说在军营里有了官身,这孩子去军营时才十六岁,一个毫无身份背景的人做成官了,一定吃了不少苦头。
“我反正就去带个话,其他的事就跟我没关系。”
他们是不必担心儿子的婚事了,两个儿婿许孙正都喜欢,要是谢淮川能早点回来,他心里就更欢喜了。
男儿是要重事业,但也要成家啊,何苦让哥儿一直在村里等着。
他们又说点闲话就睡了。
齐山村的人村民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上说闲话的人就多问几句,之前宋长叙跟许知昼刚去县城时,村里的人还要谈论呢,每回端着碗出来就是边吃边说,时间久了,他们就不说了。
家家户户都忙起来了,没有那么多闲心了。
还是家里的田地最重要。
方大娘从许孙正那处得了信,她心里失落一阵,方灵却是松了一口气,“娘,我们就在村里找个可靠的人家就好了,不必去攀高枝。”
谁知道攀完高枝以后是过什么日子,方灵以前心里还有傲气,现在觉得找个可靠的汉子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成了。
方大娘:“我的儿,你长相秀美,贤惠能干,怎么就不能配个好人家了。”
方灵摇头:“娘,我这样的女子多的是,更何况他们镇上的人就想娶个镇上的人,我找个村里的也好。”
方大娘:“早知道为娘就该早几年跟宋家定亲了。以前梁素还问过我,但我想着以后还有更好的选择,再加上宋家还有一个和离的哥儿便没有答应,现在反倒便宜了许家。”
方灵不知道跟宋家还有这样的渊源,想到此处她心中一黯。
她勉强笑了笑,“是我自己没有福分,强求不得。”
方大娘又说了什么,她已经听不清了。原是羡慕许知昼,现在得知这件事,心中情绪更加复杂。
她长这么大未曾去过金河县,如今哪怕嫁人后也能去看上一眼。
应该是这样的,方灵表面上跟寻常一样,夜里回到屋里蒙着被褥,狠狠的哭了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