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但说无妨,若是力所能及,必不推辞。”
羊耽自然不会听不出来,笑了笑,开口道。
“我有一不甚成熟的想法,那便是在泰山郡设立‘善舍’,号召各方世家豪强往善舍捐赠钱粮,再由诸葛郡丞遣吏从中监督。”
“而后,以善舍的名义,救济郡内诸多艰难度日的乡人以及流民,以缓百姓困苦。”
这所谓“善舍”的提议,无疑有些类似于慈善机构。
而若论最早的慈善机构,在历史中还要到南北朝时期的“六疾馆”。
其后,便是由范仲淹建立了“义庄”,诸多后人争相效仿之下,类似的慈善机构也是越来越多。
或许在后世不少慈善机构早就被硕鼠给咬坏了,就是“义庄”在时代演变下也渐渐成了存放未安葬棺材的地方,但不可否认这一类机构出现的初衷是基于朴素的善念与仁举。
若只是单纯为了图一个乐善好施的仁名,羊耽自然是可以抛开当地官府以及其余世家豪强行事。
可在这个道德尚未崩坏的时代中,贪官污吏或许不缺,但就是在世家豪强中也不乏重义轻生,心怀苍生的仁德之士。
羊耽所做的初步构想,便是以“善舍”这一形式打造出名为“仁”的战车,将诸多仁德之士也都拉上这一辆战车。
如此一来,最为直观的好处有三。
一者,能够加快推动惠民之举,减少各方阻力;
二者,羊耽“卖”字能得的钱粮终究会有尽头,也需要更多的钱粮注入;
三者,乃是让“善舍”这么一辆战车的存在,也等同于树立起一面旗帜,也等同于多了一处平台,让众多仁德之士想要有所作为,也能有个简单的方向。
除此之外,羊耽这也是为了乱世而做准备。
有言道:对于普通人而言,再烂的秩序,也比没有秩序要强上不知多少。
乱世之中,更是如此。
大汉朝廷一崩,没有了朝廷的镇压,各路诸侯野心疯狂滋生之余,也促使着各路诸侯为了利益不断刷新着道德的下限,视百姓为草芥,频有屠城之举。
若能通过“善舍”,使得就是乱世中的士林也始终保持“仁”的主流观念,也能使各路诸侯生出几分忌惮,不至于礼崩乐坏,肆意妄为。
‘尤其是曹操……’
羊耽脑海里不禁闪过曹操的身影,难以将当下的曹操与那等残酷之极的屠夫联系到一起。
这也是明明如今曹操各方面都比刘备强上不少,可面对曹操的屡屡招揽,羊耽仍是选择了婉拒的一大原因。
若曹操当真又将面临那等癫狂抉择的时刻,羊耽也希望曹操能因此生出犹豫与忌惮。
而诸葛珪或许不清楚“善舍”背后的种种深意,但细细琢磨了一番羊耽的提议,从郡丞的角度来看,却也看出了这一提议的妙处。
卖官鬻爵的存在,让如今官场的风气那是从上而下都存在腐败问题,官吏不以为耻,反倒是习以为常。
这也使得即便有什么仁政,经过中间官吏的层层经手,落到百姓身上之时也只是一地鸡毛。
“善舍”无异于是另辟蹊径地进行惠民,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各地官府从中伸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