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耽不求能得到所有世家豪强的支持,但只要这辆名为“仁”的战车得到士林主流的认可与支持。
就算阻挡在羊耽面前的是十常侍,在这辆战车的面前,羊耽寻思那也是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减速带呢。
“公达所言甚是在理,此事……”
就在这时,羊秘走了进来,将诸葛珪的拜帖放到了羊耽的面前之余,简单汇报了一下对诸葛珪一行人的安排。
诸葛珪的到来,羊耽不算意外。
不过在拿起诸葛珪的拜帖后,羊耽朝着荀攸轻笑出声,道。
“这来得正是合适,公达且看我打造出一辆名为‘仁’的战车来……”
……
片刻后,羊耽出现在了诸葛珪等人的眼前,脚步似是有些匆忙,但脸上的笑容却是颇为欣喜热情,连忙拱着手施礼。
“不知诸葛郡丞亲至,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上一次,诸葛珪在病重之际虽然与羊耽见过了面,却是来不及细看。
这一次,诸葛珪细细打量之下,却发现羊耽虽然不过是及冠未久,但已养出了名士气度,模样极俊也就罢了,还有着让人折服亲近的气场。
双方一番见礼过后,诸葛珪与羊耽相对而坐,道。
“此前泰山公子携良医至奉高,还未能好生款待公子便匆匆离去,今日特来答谢。”
“若是旁人赠礼,我自然不会客气,但诸葛郡丞所带来的礼物还请收回去。”羊耽答道。
“这是为何?莫不是公子看不起我诸葛珪?”诸葛珪质问道。
“实乃我知诸葛郡丞为官清廉,琅琊诸葛氏也不富裕,我若收下诸葛郡丞所送来的礼物……”
顿了顿,羊耽目光一转,看着规规矩矩地坐在一旁的诸葛三兄弟,笑道。
“怕是诸葛郡丞养家也不容易。”
同为世家的琅琊诸葛氏所面临的状况,实则比此前的泰山羊氏还要严峻不少。
琅琊诸葛氏不仅人丁稀少,也已经许久没有出过大官要员,钱粮更称不上富裕。
到了诸葛珪兄弟这一代,诸葛珪得了名士应劭的赏识推举,方才得以升任郡丞。
至于诸葛玄,则试图走名士路线,结交各方,以图振兴诸葛氏。
可惜,就原本轨迹的结局却是诸葛珪于今年病故,而后因战乱,琅琊诸葛氏已不多的族人各奔东西,诸葛玄则是带着诸葛亮兄弟避祸荆州后,同样也是早亡。
最后诸葛亮勉强凭借诸葛玄留下的人脉,迎娶黄月英为妻,在荆州中站稳脚跟,得以完成学业,但家中也是相当不富裕,方才有了《出师表》所述的躬耕于南阳。
诸葛珪却是坚持道。
“滴水之恩,尚且需涌泉相报,何况这等活命大恩乎?些许薄礼远不足以表心意。且我尚有朝廷俸禄,养家并不困难。”
羊耽见状,按下了诸葛珪的手,道。“若诸葛府丞有意报答,我有一请,还望应允。”
诸葛珪的眉头一皱,心中一紧,闪过了几分担忧,模棱两可地答道。
“公子但说无妨,若是力所能及,必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