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儿乖乖点头。
驴儿和蛋儿才五岁,他们还不知道读书的含义,有些坐不住,两人刚开始还乖顺,没一会儿就像板凳上长钉一样,开始乱拧屁股,根本坐不住。
宋赴雪看在眼里,却没说什么。
读书自然需要天分,但坐不住,再好的天分也撑不到科举。
赵婶子隔着篱笆也在关注,见两个小的动来动去,心里就明白,这俩怕是不成。
但好歹狗儿还行,她放心很多。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
宋赴雪将地上的宋字抹去,让他们用水在木桌上写出宋字。
狗儿一直在认真描画,他写出来了,而驴儿和蛋儿对着地上的字写得很好,等抹掉后,他俩就抓瞎了,写的歪歪扭扭,缺胳膊少腿。
赵婶子一看,不用对方说,就知道这俩小的不行。
“那就狗儿留着,还请劳烦你给他起个大名。”她连忙客客气气道。
宋赴雪沉吟片刻后,才徐徐道:“昨日小池在读《大学》,里面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觉得明德就不错。”
他念了念宋明德,觉得有谐音不好,就将明德换过来。
“宋德明如何?”他问。
赵婶子念了几句,笑眯眯道:“这个好,这个好,宋德明,真是个好名字。”
狗儿抬起黝黑的小脸,龇着牙笑。
宋德明。
他好喜欢!
以后他就不是狗儿,要叫他的大名宋德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他重复着念。
宋赴雪这才意外了,他就随口说了一句,他竟然会了,那说明很有天分了。
“不错,等秋日,你就过来私塾读书。”
很快就定下第一个学生。
完成第一步,他心里高兴,有一就有二,能为家里赚点钱,就是好事。
“那以后狗儿……德明就交给你教导了。”赵婶子笑得合不拢嘴。
宋赴雪摸摸他脑袋,温声道:“放心吧。”
*
隔日。
宋眠刚睡醒就听到隔壁很热闹,有些好奇,古代成亲到底是什么样。
但她和宋赴雪要先去卖馅饼,十斤肉又到半晌午就卖完了,两人去布庄撕了四尺布,拿去赵婶子家当贺礼。
给宋濯和宋池买了糖葫芦,拿回去给他们甜甜嘴儿,剩下的钱都舍不得花,要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