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主帅王三春,呈陛下御览!”
“末将奉命分兵南下,入兖州境地,初时颇为顺利,各郡县官吏皆望风归附,不敢有违。。。。。。”
李彻笑了笑,这信写得文绉绉的,哪里有王三春这货的风格,分明是让别人代笔了。
他也不在意这些细节,继续看了下去。
自分兵之后,王三春、陈平之继续南下进入兖州,并开始在前线整顿布防。
最开始一切还是很顺利的,兖州各郡县见到奉旗闻风丧胆,纷纷来投。
直至朝廷集结的十五万大军进入兖州,情况发生了改变。
朝廷领军之人有二,一位是老熟人南军统帅翟燕,另一位则是出身世家的郑茂。
此二人的情况截然不同,翟燕虽然人品堪忧,但却是南方极其出名的能战之将。
而郑茂,虽然出身郑家嫡系,但却是从未上过战场,顶多算是熟读兵书。
按理来说,傻子都知道这两个人谁的统兵能力更强,谁更可能带来胜利。
偏偏世家选出了郑茂为主将,翟燕为副将。
翟燕哪里能受此等气,立刻带领麾下南军脱离大部队,选择和郑茂分兵。
其军分两部,翟燕领南军约五万,郑茂领京畿及世家部曲约十万。
于是,两人分兵出击,恰好奉军也有左右两军。
郑茂对上了左军的陈平之,翟燕则对上了右军的王三春。
双方最开始还是克制的,那郑茂虽然只读过兵书,但却出乎意料地沉稳,并没有贪功冒进。
他下令扎紧阵线,派兵驻守各个前线城池,和陈、王二人以济水为界,只是互相试探,并未大举进攻。
而等到翟燕分兵出去,情况开始改变。
翟燕深知奉军之所以不进攻,一定是在图谋大事,奉军主力或许并不在此。
此刻若不出兵击败济水以北的奉军,恐怕这仗越打越难。
于是,翟燕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进攻!
他迅速出兵攻打奉军所占的定陶等城池,并将军中火器集中起来,命令亲卫督战,敢退者杀!
当然,翟燕的攻势虽然强大,但奉军的火炮也不是吃素的,每次都把他们打退了回去。
打了数场攻城战,愣是一座城池都没拿下。
第二件事,抓壮丁!
攻城不利,翟燕将压力转化成增兵的动力。
兵力从哪里来?
当然是周边县乡来。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翟燕从周边抓来了数万壮丁,逼迫着他们冲上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