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夙阳望着眼前这个仿佛一夜之间性情大变的姑娘,眉头紧锁,心绪纷乱如麻,眼眶微微发红,满心不解。他怎么也想不通,她为何会突然如此决绝。
他就这样凝视着她,而她却始终低垂着头,不愿与他对视一眼。这一刻,他心头蓦地掠过不安,难道,她心中已有了别人?那人,又会是谁?思绪流转间,他猛然想起方才在后花园偶遇的陆呈辞。
陆呈辞口称是来寻沈家二公子,可为何独自悠闲地待在后花园中享受暖阳,那姿态全然不似寻常访客。
他本想请陆呈辞为他们的婚事做个见证,却被沈识因一口回绝。不仅如此,她还突然问起东街命案之事,想必对此案已有所了解。可这桩命案本是由陆呈辞经办。
如此看来,他们二人此前必定有所往来,甚至,陆呈辞已将某些隐秘透露给了她。
陆呈辞身为查案之人,本不该轻易对外人言及案情,更何况对方还是一位闺中女子。他能对她道出内情,足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因此,许夙阳心中不由暗忖:或许,真正让沈识因态度骤变之人,正是后花园中那位气度不凡的陆世子——陆呈辞。
若果真如此,那么他必须沉下心来,仔细思量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他静默片刻,随即温言说道:“识因妹妹的心思,我也能体谅几分。眼下我们都该冷静一些,此事确实还需从长计议。今日我与家父前来贵府,一来是为商议婚期,二来也是特地致歉。”
“前段时日,家父公务繁忙,对婚事有所耽搁,还望二老海涵。以往我许家与沈家一直交好,沈太师对家父多有提携,沈夫人对家母也关怀备至,这番恩情,我许家上下始终铭记于心。本当早日登门致谢,奈何琐事缠身,未能得空。”
“既然婚事若暂且不便再提,那我们不妨聊聊家常琐事,也好延续两府情谊。”
许夙阳这番话让气氛缓和了许多。沈识因的父母听后,虽心中仍有芥蒂,但毕竟同为官场中人,场面上的礼节自然要做周全。
沈夫人移步上前,含笑应道:“夙阳真是明理懂事,说得在理。今日我们便不提那些琐碎事,安心用膳便是。我已吩咐厨房备下酒菜,都是我们沈家的风味。不如就请诸位移步前厅,共进午餐?我也许久未同许夫人好好叙谈了。”
太保大人与夫人明白儿子是在为双方寻一个台阶。既然沈识因态度明确,他们也不便强求,以免再生间隙。
许夫人亦轻笑接话:“沈夫人安排得周到,多谢盛情。”
众人议定之后,便一同向膳厅行去。行至半途,许夙阳忽向二公子沈意林道:“二哥,方才我们在后花园偶遇陆世子,他说是特地来寻你的。既然午膳在即,何不邀他一同入席?他亦是府上贵客,总不好因我们在此而有所怠慢。”
提及陆呈辞,沈意林恍然笑道:“是了是了,我竟将这事忘了。先前因急事外出一趟,留他一人在府中等候,一忙起来便疏忽了。诸位先行,我这就去请他过来。”
沈意林说罢便去后院寻找陆呈辞,沈识因却不由蹙起眉头。她先前已婉拒过邀陆呈辞同行,时下许夙阳又突然提起,不知是何用意。
恰在此时,沈书媛与周烨采买归来,众人彼此寒暄几句后,便相继步入膳厅。
沈识因始终心绪不宁,满心萦绕着陆呈辞与那桩命案。袖中仍藏着许夙阳所赠的那对耳坠,她本想坦言相询,可面对许家如此急切的订婚之举,又隐隐察觉出几分不寻常。
或许太保大人与夫人态度的转变,是想借此寻一座靠山,又或是……想找一个垫脚石?
官场风云诡谲,牵一发而动全身,其间利害她自然清楚。尤其他们这等官宦门第,关系盘根错节、明争暗斗,为保全自家利益,往往步步为营。自幼耳濡目染的她,不得不心生戒备。
因此,她断不能再贸然直接向许夙阳追问。而是,一要与父亲深谈一番,二是得寻个合适机会,向陆呈辞问清来龙去脉。
众人进了膳厅依次落座,菜肴也一道道端了上来。
膳厅之中男女分席,沈识因与母亲、许夫人及姐姐同坐一桌。她始终低首不语,母亲看出她心神不宁,便在桌下轻轻握住她的手,无声地宽慰着她。
正在沈识因心绪纷乱时,二哥便带着陆呈辞进了膳厅,而陆呈辞一进门就看了她一眼。
人就是非常奇怪,有时候只是一个眼神交流,就能探寻出对方的情绪,甚至动机。
陆呈辞看她的眼神,带着很强的攻击性与目的性。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