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到,一个士兵一年的口粮,就需要十二个人,每人上缴二石的农税来供养。
而这二十四石粮食,在如今汉室,可是连一千钱都不值——顶多也就值个七八百钱。
在如今这每石三十钱不到的粮价下,价值一千钱的粮食,怎么也得有个四十石,也就是二十个农民一年上缴的农税。
换而言之:在当今汉室,一个士兵,除了需要十二个农民,供养其口粮之外;
还需要二十个农民供养其军袍;
二十个农民供养其佩剑磨损;
若是弓、弩等兵种,另外需要二十个农民,供养遗失、折损的弓羽箭矢;
必要时,还要以上百农民,供养其弓身开裂、弩机磨损,亦或是断弦。
这么一项一项算下来,如今汉室养一个兵,哪怕是按最基础的,只配一把剑的大头兵来算,也至少需要六十个农民供养。
这个比例不算高,但对于当今汉室的人口总数而言,却无疑是触目惊心。
——六十个农民,才养得起一个只佩剑的大头兵;
当今汉室,天下百姓民三千万口,这样的大头兵,居然只养得起五十万个!
五十万兵马,少吗?
当然不少。
但对于当今汉室,以及绝大多数时期的华夏封建王朝而言,却无疑是太少了。
北方,几近一万三千里的长城防线,自有汉以来,都维持着不下于二十万人的基础卫戍力量。
——就这二十万人,还只是最最基本的,隔十里五里,才能有个三五十人的小分队,但凡要削减人数,就要出防线漏洞的!
还有南方,岭南百越虎视眈眈,尤其赵佗贼心不死;
没个三五万兵马常驻五岭以北盯着,如今的长沙国,分分钟就会变成‘南越国长沙郡’。
除去南北两个方向,自然还有内部腹地。
为关中东门户的函谷关、北门户的萧关、南门户的武关——尤其是函谷关方向,需要足够数量的常驻卫戍部队;
作为都城的长安,需要起码两三万人的拱卫力量(曾经的南、北两军)。
此外,各地方郡县,也都需要基础的军事、治安武装,诸侯王们也需要卫队,甚至是军队。
最最要命的是:以上这些,都是按最低人数计算的,绝对不可或缺的、绝不可削减的硬性需求。
但即便如此,这兵力人数,也已经朝着大几十万去了。
真要是只养的起五十万军队,那汉家早就因为养不起军队,因为穷兵黩武而灭亡了。
更离谱的是:汉室三千万人口,满共就只养得起五十万军队,难道官员就不需要养了?
三千万人的农税,都拿去养军队,完全不需要发放官员俸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