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还没完。
从以上这个方面来讲,确实如此。
但换个角度来讲,却又不是如此了。
——从‘太祖皇帝子嗣’‘汉天子’的角度,太宗皇帝是得维护吕太后的;
但偏偏太宗皇帝,并非吕太后所生。
这就使得太宗皇帝,又需要尽可能弱化、淡化,甚至黑化吕太后,从而抬高自己的生母:孝文薄太后。
得维护自己的父亲,却又不能维护自己的嫡母;得维护家族的颜面,又不得不为了亲妈,把后妈黑一黑——左右脑互博了属于是。
再有,便是太宗孝文皇帝之所以能从代地入继大统,是由于诸吕之乱,让汉家的后少帝被归为‘吕氏淫乱后宫所出’的野种。
作为诛吕行动的受益者,太宗皇帝,理论上是要和作为诛吕功臣的陈平、周勃等元勋老臣站在一边的。
也就是说,因诸吕之乱而收益的太宗皇帝,是要感谢平乱的功臣们,并尽可能和他们站在同一立场的。
即:认可诛吕功臣们是伟大的、正义的,合法的。
但是;
又一个但是。
但是,这是在太宗皇帝,从代地入继大统之前。
——我还没做皇帝,我还只是代王,你们要接我去长安做皇帝,那我肯定要感谢你们。
但去了长安,我就是皇帝了,你们就不再是‘扶我坐上皇位’的功臣,而是阻止我执掌大权的权臣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无疑和你们站在对立面,你们想干什么,我就该阻止你们干什么。
一边感谢陈平、周勃扶立自己,一边又因为陈平、周勃专权而敌视他们——又一层面的左右脑互博。
到这里,三方立场才总算到齐。
汉家、老刘家的立场;
诛吕功臣的立场;
太宗孝文皇帝的立场。
这三方立场,没有任何一个是可以规避、可以不去管,不去满足的。
因为诸吕之乱结束后,汉家还在,老刘家还在;
而诸吕之乱,是诛吕功臣们所平定,彼时的汉家,也因此掌握在他们手中;
至于太宗孝文皇帝——再怎么没有权利、再怎么泥塑雕像,也好歹是汉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