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官大哥、有何事?”
两名衙役问:“你是赵家的人?”
随即道明来意。
春后征税,衙役今日下乡,上门逐户核对男丁,审查清楚后,需当场缴钱。
钱若不够,可用粮食、布匹上缴,如果都没有,只能发配徭役抵消。
听说要交税钱,水笙小脸垮了垮,蔫头蔫脑的,闷闷道:“好,我去跟赵弛说一声。”
赵弛洗了手从后院走出来,看见手持黄卷的衙役,便知晓是何情况。
其中一名去年衙役来过两趟,对赵弛还有印象,笑道:“赵大哥,这位是?”
赵弛:“义弟。”
水笙入了户籍,理该按户缴税,因腿脚有疾,可免除些许丁税。
丁、户加上各种杂税,合计上两人的,只春后税,赵弛一共缴纳将近二两银。
送走衙役,门还没关上,水笙已轻轻噘起嘴巴,神色好不难过。
“交了好多钱。”
不过两个月,赵弛带他进城看病,各处采买,又入籍,押去三年徭役,修缮老屋,添置家什,算上刚才的税钱,耗去八九两银子不止。
普通人家,这些钱足够紧着肚子过两年了。
水笙不免难过,同时惴惴。
养一个他就多花不少钱,赵弛会怎么想?
可会觉得不甘心,亦或存有抱怨?
他绞着手指,六神无主地跟在其后,赵弛停步,水笙骤然撞上一块紧实宽阔的后背。
他紧捂额头,发出痛呼。
赵弛:“看路。”
弯腰瞧他,摸摸翘尖圆润的鼻尖:“磕到没有?”
水笙迟疑地摇头:“不疼……”
赵弛:“在想刚才的事?”
水笙转了转眼睛,心虚地移开视线。
他嘴唇嗫嚅,悄声问:“赵驰,养、养我是不是费好多钱……”
没等对方回应,小脸越埋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