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霄喝的绝不是茶汤。
鹿茸的主要功效便是补阳,缓解疲劳。
她晚年时脾气差,府邸的小辈见了她就怕,背后向耶娘哭诉,问他们是不是祖母亲生的孙子孙女。
为什么祖母一点都不宠着他们?
逼着他们读书写字,写的不好要挨骂,要罚抄课业。
兰云锦也不知道为什么。
她让养子请大夫诊脉,大夫说她阴盛阳衰,阴阳失调,听不得旁人忤逆她,是以无法收敛脾气。
不等大夫说完,兰云锦喊丫鬟打发他走。
她为国公府操劳了一生,受婆母使唤,付诸心血,到别人的嘴里,就成了恐怖怪僻的老太太。
兰云锦不甘心。
那大夫倒是良医,并不恼怒她撵他,细致地写了药方子。
兰云锦自知理亏有错,付给大夫不薄的诊金,遵着医嘱服药。
因药方有效,且鹿茸是不能缺的药材,兰云锦闲着便看丫鬟们熬药,认药材。
良久,兰云锦继续道:“夫君,你可知这里面煮的有鹿茸?”
“鹿茸?”卫霄不懂药材,问,“它不是祛火的吗?”
兰云锦沉默须臾,若卫霄蒙在鼓里,持续喝补药,有百害而无一利。
说到底,卫霄吃了读书少的亏,至于张氏,则是自作聪明。对儿子的身体不刨根问底,靠着猜测煮药,也不怕儿子吃错药,反倒害了他。
兰云锦说道:“我在闺阁读了医书,鹿茸是温补肾阳之物。这若是祛火的茶汤,怎会有鹿茸的腥味?”
除却成婚夜,兰云锦再不像有那日的荒唐,对卫霄百般推辞。
卫霄血气方刚,依着张氏灌药,若不及时止住,保不齐哪天出了岔子,她也脱不了干系。
兰云锦柔声细语道:“倘夫君信我,试着不喝这药汤,你的病兴许就治好了。”
卫霄不疑有他,起身去找酒囊,把药汤倒进里面。
***
一夜安稳,无事发生。
兰云锦睡醒,枕边的人照旧去了后院练武。
周嬷嬷摆着早膳,说道:“娘子,今儿个府邸要来客人,郎君跟老爷在正厅招待,咱们女眷呢,今日不去前院走动。”
兰云锦回道:“昨日婆母叮嘱我添置教书的物件,我罗列了清单,劳烦嬷嬷转交给胡阿伯。”
书斋在后院,碍不着她做事。
晨昏定省,兰云锦妆束一番,去张氏的房里请安。
路上碰着薛妍和二嫂梁妙音,几人结伴而行。
张氏清早就等着儿媳们给她请安,一碗水端不平,她最满意的便是兰氏娘子,讲起话来长篇大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