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他全名,不过应该是你说的这个人。”
老胡去叫了局里唯一的小车,两人上了车。宋自强又问:“这位周三爷是什么人?”
“他年轻时可是个人物。日本人占领粤城后发行联银券,一边吸收法币套取港币,换取物资,一边贬低法币兑换联银券的汇率。他联合银行界人士,维持法币汇率,法币比联银券汇率高,群众担心联银券贬值,纷纷存法币、买物资,联银券信用遭遇危机,发行不畅。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带头公私合营。前些年受了些苦,属于第一批摘帽的,政府也把周家大宅还给他了。”
宋自强笑了:“竟然是这样一位人物。”
“周老就好美食这一口。原本以他的背景,就算是那些年也轮不到被批,就因为他私下说,粤城的饭店变成国营之后,味道不如解放前好了,这才被批了。”
宋自强摇了摇头:“大实话,却不能说。”
车子到了周家大宅门口,宋局长下车,走到矮脚门前,朝里望去,老爷子听着收音机,正在喝茶。他喊了一声:“周老。”
老爷子抬起头,宋局长笑着说:“岳大厨就在粤城,我来接您一起去见他。”
“什么?”
老爷子瞪大了眼睛。
“港城富商乔启明老先生找到朱副市长,说福运楼出身的岳宝华岳大厨得知了福运楼的情况,想问问我们,需不需要他的帮助。你说这是不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宋自强抑制不住兴奋地说。
老爷子回头说了一句:“阿芳,我出去了。”
他的保姆阿芳出来问道:“您去哪儿啊?”
“粤城宾馆。”
别看老爷子胖,只要一听到与吃有关的事,腿脚就格外利索,跑得飞快,跟着宋自强上了车。
“他这次是去西北接小岳师傅的女儿和小岳师傅的骨灰,要在粤城停留两日。我接到电话就想到了您,您和他们父子两代都有交情,熟人见面,说话也方便些。”
“我大概一个月前,听福运楼的人说,岳宝华来过,他听说小岳师傅没了,就回去了。没能见他一面,还有些遗憾。我对岳宝华,也就记得他的人和他做的菜,交情不算深,真正能和我交心的是小岳师傅,他对做菜的钻研……”想起那个年轻人,老爷子不禁难过起来,“就不明白,那个女人怎么就那么狠心,丢下这么好的一个男人,跑去港城呢?港城再好,能有这么有才华又谦逊的人吗?要是小岳在,现在福运楼哪会有这些问题?他肯定能把下面这帮小子带得好好的,不会像罗世昌那样,半吊子教出一群三脚猫……”
老爷子年纪大了,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骂骂咧咧了一会儿,粤城宾馆就到了。
三个人一起下车,走进粤城宾馆。胡主任到前台询问:“请问港城来的岳宝华先生……”
前台还没来得及回答,周老爷子就叫了起来:“在这儿,在这儿。”
岳宝华看到了故人,喊道:“周三爷。”
岳宁看见一个胖乎乎的老爷爷走了过来,多年前的记忆提醒她,这是……
“周爷爷。”
岳宁眼眶发热。
“阿女!”
周老爷子先回应了岳宁,看到这个孩子,他就想起那个有了新点子,就跑到他家做菜的小岳。
岳宁没想到会见到爸爸的食客,那个比罗爷爷还懂爸爸做菜的周爷爷,一开口就叫她“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