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深宫之中,胤昭偶尔从病榻上醒来,问起烟坊进展,听到的总是还需时日的回复,心情愈发郁结。
国库空空如也,鞑子的勒索仿佛无底洞,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放在火上慢慢烘烤的囚徒,绝望而无助。
。。。。。。
鞑子大营。
左贤王享受着胤昭进献来的美人和财富,志得意满,愈发骄狂。
萧贵妃不仅没有反抗,反而拿出浑身解数侍奉左贤王,令其爱不释手。
还没过几天,萧贵妃便在他耳边说京城财富遍地,美女如云,回什么草原,不如在这里当皇帝!
巨大的胜利和胤昭的软弱,加上萧贵妃的怂恿,让他产生了灭掉大胤的野心。
他一边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劫掠京畿地区,进一步削弱胤朝力量,折磨胤昭的神经。
一边写信回王庭,极力渲染中原的富庶和胤朝的虚弱,请求单于增兵,支持他下一步的“宏图大业”。
在他看来,胤朝已是他囊中之物,随时可以吞下。
他现在考虑的,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最风光的方式,入主那座繁华的京城。
他甚至开始幻想自己坐上龙椅,接受百官朝拜的场景。
而在晋阳,晋王胤曦的心情同样复杂。
他一边享受着朔州“投诚”带来的虚荣和那几枚威力可观的震天雷,一边密切关注着京城的屈辱和鞑子的动向。
“胤昭完了。”
他对心腹谋士断言,“皇室尊严扫地,人心尽失。这天下,注定要换主人了!”
他对自己“靖难”的旗号更加自信。
“王爷,如今朔州已附,北顾之忧稍减。京城方向,鞑子与胤昭两败俱伤,正是我军南下收取河山的大好时机啊!”
有将领积极主张南下。
但也有谋士谨慎提醒:“王爷,鞑子势大,其志不小。左贤王狼子野心,恐非只想捞些好处那么简单。我军若贸然南下,万一与鞑子主力遭遇……”
晋王沉吟不语。
他既想趁机扩张,又对鞑子心存忌惮,更担心自己辛苦攒下的家底受损。
最终,他决定:“暂不南下。传令各方,加紧操练,囤积粮草。”
“再派使者去朔州,催促韩忠,最迟下个月,必须出兵配合我军行动,至少要把兀良哈给我盯死在武周城!
“待京城那边鞑子和胤昭耗得差不多了,本王再出来收拾残局!”
他打定了坐山观虎斗,伺机捡便宜的主意。
须不知,他视为棋子的朔州,早已不是他想象中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