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清晰,分工明确。整个场面忙而不乱,透着一股被严密组织起来的哀荣。
而一个脸上带着青紫的汉子,则带着几个花衬衫,眼神警惕地在人群外围转悠着。
空地边上,聚集了不少村民,大多沉默地看着,脸上表情复杂。
几个上了年纪的妇人,互相说着什么,便按照习俗,走进灵棚,烧着纸钱,和那几个道上一起,念念有词。
课题组几人站在稍远处的一棵老榕树下,默默看着。
姬小雅举着相机,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了下来,这种场合拍照,显然不合时宜。
许言皱着眉,梅苹神色平静,蔡东照则压低声音,给几人小声的解释着。
“这是按大出的规格办的。瞧见没?三牲五果十二碗,金山银山金童玉女,还有那纸扎的厝、车马,一样不少。待会儿师公还要做功德,念经超度,做法事。后面几天,还得做药忏,请戏班唱功德戏给亡魂听。。。。。”
“。。。。龛前缴、日光、火光、一昼夜、二朝、大三朝、七日大功德。。。。龛前供桌要早晚叫吃,早晨还须排列盥洗浴具、早点,五味碗必须逐日添碗。。。。。解愿、颂经、进表、跑舍官,打城戏目莲救母,掷拉钹,热闹的很。”
“出山那天,更隆重。。。。。大出棺夫三十二,上盖绞龙棺罩,彩扎的宫殿和古装人物,下垂绣帘,男用麒麟,女用凤凰。。。。出葬行列,前有一丈多高开路神先导,兔仔尾走在中间,龙目在两端,后有草龙,燃火冒烟,孝子贤孙披麻戴孝。。。。海边送草人,焚烧纸扎,象征送魂出海。。。。”
“好家伙,这一趟下来,可得不少钱吧?”姬小雅听完,惊讶道。
“可不,没个十万八万的,下不来。”
“嚯~~~真,大排场。”
就在几人听蔡东照讲述本地丧葬习俗的时候,李乐的目光扫过人群。耳朵微动,捕捉到附近几个蹲在另一棵龙眼树下抽烟的渔民压低的议论声,可惜是本地土话,一伸手,戳戳蔡东照,示意。
蔡东照会意,凑到李乐边上,一边努力听着,一边给翻译着,可听着听着,蔡东照也皱起了眉头。
“唉,阿峰这孩子,命苦啊,才二十出头。。。。。”
“苦命?我看是笨命!船那么好上的?”
“嘘!小声点,到底怎样,谁也说不准。。。。。不过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这就急着办起来了?”
“不办怎么办?永泰公发话了,族里公中出钱,风光大葬,说是给阿峰家一个交代,也安人心。”
“交代?安谁的心?我看是堵阿峰阿嫲的嘴吧?家里穷得叮当响,死了儿子倒风光了。”
“风光?风光给谁看?还不是做给活人看的?族里掏钱办得这么体面,阿峰他阿嬷敢说个不字?拿了钱,就得把嘴缝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