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显大人都已经去了,最好还是不要再让他的尸骨……受罪了吧?
可万岁爷的圣谕是让十二爷前往吊唁,吊唁可是要入灵堂见到尸身的,这不是后世,对丧仪的步骤要求十分看重的,万岁爷既是说了吊唁,那自然就不能错了步骤,不能赶在十二爷吊唁之前下葬。
或许万岁爷一时想不到那么周全,但是圣旨就是圣旨,自然是不可违拗的。
“十二弟甫一接到圣旨,便第一时间着人来御前询问,可否能就近前往觉罗家在京师的老宅吊唁,这样也不至于太过延迟西北那边华显大人的葬礼,待他登门吊唁过后,会立即动身前往西北慰问华显大人遗属。”
“十二爷这样安排很合理啊,那万岁爷是个什么意思?可答允了吗?”
“万岁爷答允了,这会子十二弟应该在前往西北的路上了,”四爷点点头,一边又不由摇摇头,“十二一直不声不响的,没想到竟然对丧仪之事还颇有研究。”
“这就叫术业有专攻,谁还没个特长?”维珍道。
一边说着,维珍一边抓着四爷的手放入水中仔细清洗,还用了肥皂,不用肥皂不行啊,四爷的手指甲里面带着泥呢,要多打几遍肥皂才行。
没错,是肥皂。
其实早在宋朝,肥皂就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
在澡豆的基础上,宋人将皂角与香料、各种有美容效果的中草药配在一起,捣成碎末,再凝聚成团,做成团块形式的成品,在市场上出售,这就是早期的肥皂。
当时浙江一带还有一种叫做“肥皂”的树木,其荚果比皂荚更多油,因此得名“肥皂”,又叫“肥珠子”,南宋时代也用肥珠子制造香皂,成品就叫做“肥皂团”。
宋人杨士瀛《仁斋直指》中记录了具体的“肥皂方”。
发展到清朝,肥皂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维珍用的肥皂都是根据自己喜好做的,带着淡淡的玫瑰香味。
滑腻腻的肥皂打在手上,维珍仔仔细细给四爷洗着,四爷这些时日想必是真的劳累,单看这双手就可见一斑。
待一根根总算给洗好了,维珍取来帕子又一根根给四爷擦干,一边道:“一会子用过膳,就泡个热水澡,然后上床睡一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