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微臣只需要两万人即可!便能驱逐兀良哈五百里!”毛忠第一个说。
曹义可谓是屡战屡败,苦笑道:“微臣需要十万大军。”
毛忠挑衅地看了他一眼。
论打仗,还得看我们蒙人。
“战损呢?”朱祁钰又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毛忠不答。
曹义却道:“微臣可保证战损控制到很微小的地步。”
“陛下,两万精兵,所耗钱粮也是少的。”
“而且,兵没了可以再征。”
“何必顾念那等弱民的死活呢?”
毛忠难以理解。
打胜仗就好了,想那么多干嘛。
所以毛忠是将才,不是帅才,打仗不计后果,也没有名将之资。
让毛忠统兵,战果是大,同样的战损也大呀。
战后抚恤,都是中枢发的!
人死得多了,多少年才能恢复生机呢?
朱祁钰立刻排除了毛忠。
曹义用兵太多了,而且他年纪太大,征战非常苦的,他未必能支撑得住。
“都下去吧,好好在讲武堂里授课,有你们征战沙场的日子。”
毛忠以为皇帝钦定了他,得意洋洋。
曹义却看穿皇帝的心思,皇帝是不打算用他们了。
朱祁钰给赵辅写信。
考校考校赵辅的看法。
“十万大军啊,要征召多少民夫转运啊?”
朱祁钰叹了口气:“若不计后果,用毛忠最好,两万人,客死他乡也无妨。”
王越和蒋琬联姻后。
蒋琬要调出宣镇,参与北伐。
文官方面,朱祁钰觉得用张固和岳正比较合适,张固懂兵,岳正地位够高,能压得住武将,而且他不会越权指挥。
太监用怀恩即可,怀恩在九门提督府如鱼得水,四处学习,倒是能让历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