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国公,这仗能不能打?”
于谦拜服在地:“若粮食充足,微臣认为,可以小打几场。”
“扫平鞑靼余威未尽,兀良哈应该不敢和大明硬碰硬。”
“咱们把此仗,当成练兵即可。”
于谦的话,惹得朝臣赞同。
小打小闹是可以的。
不能贸然去吞并人家的地盘,贪多嚼不烂,一点点消化战果即可。
“谁可充任总兵官?”朱祁钰问。
“微臣有几个人选,供陛下参考。”
于谦认真道:“微臣觉得第一人选是赵辅,赵辅其人作战稳妥,虽无奇谋,却不会有大败;”
“其二是毛忠,毛忠是勇将,可破强敌。”
“其三是曹义,曹义镇守辽东多年,对辽东极为熟悉,派他去平定兀良哈,恰如其分。”
他推举的都是老将。
“邢国公之言,老成谋国。”
朱祁钰十分满意:“其他人可还有合适的人选?”
朝臣都觉得于谦的人选很好。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都很稳妥。
战果如何暂且不谈,肯定不会出岔子。
朱祁钰还得琢磨,要每个人诏入宫中,一个个问询。
朝议暂时结束。
“宣毛忠和曹义入宫。”
进入养心殿,朱祁钰活动一下,用了些点心,开始处置政务。
很快,两个人从讲武堂过来。
赵辅尚在宣镇。
“赐座。”
朱祁钰把朝会上的情况说了。
毛忠和曹义眸中闪过惊喜,赶紧磕头请命。
“朕问尔等,需要多少人?能取得多少战果?”朱祁钰问。
“回陛下,微臣只需要两万人即可!便能驱逐兀良哈五百里!”毛忠第一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