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76章 医药释奴科举扶持藩国国策不容动摇初一快乐(第10页)

第376章 医药释奴科举扶持藩国国策不容动摇初一快乐(第10页)

但他还是喜欢古诗词。

奈何自己不会写啊,儿媳妇会写,但写不出气势磅礴的诗句,皇帝引为叹息。

景泰四十年时,皇帝出资在宫中办一场诗会,让宫娥、女眷,朝中官员女眷全都参加。

皇帝和百官坐在殿外,听这些妇人吟诗。

可惜的是,皇帝没找到大明李清照。

之后每年,皇帝都会办一场帷幔诗会,参会的都是女人,即便是皇帝,也只是在殿外,不方便见女客。

皇帝爱诗却不会写诗,引为天下笑谈。

太子妃的诗才,却凭借帷幔诗会,天下闻名。

朝中重臣皆知,太子妃在宫中地位,比太子都高,因为她老公公稀罕她,连带着她儿子朱佑榶也最受宠。

朱佑榶能立为太孙,和太子妃有直接关系,皇帝儿媳妇几十个,唯独看这个儿媳妇最顺眼。

对于舞弊,皇帝更是零容忍。

以前朝中官员尚能运作一二,但景泰三十五年科举,朝中重臣参与舞弊,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戍边,永不录用。

很多朝中重臣的儿子,考了十几年了都没考上,还在宫中当侍卫呢。

不是进士,就不能当官,这是铁律。

朝中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庸才。

所以说,大明的举人,都是顶尖人才,别说进士了。

大学生批量产出的是工人,真正的人才在国子监。

国子监也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朝臣的儿子,富商的儿子,进国子监深造,就是等着荫官罢了,混日子的地方。

现在的国子监,是最高学府。

进来的都是顶尖人才,出去的都是各行各业的顶梁柱。

截止到景泰五十六年,大明新建四个国子监,加上三京的国子监,一共七个国子监。

大学,要求每个城市,最少一座大学。

太学,则是城市一座。

国子监仅有七个。

大明也不分本科和专科,专科是为了扩大招生罢了,现在大学不缺人,所以不需要扩大招生。

技术型行业,没必要变成专科,这样反而贬低技术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使得好人才不肯学技术。

大学和太学是大部分官办,小部分合资的。

中枢对于合资是支持的。

主要是看重各个学宫的师资力量,老师才是宝贝,可那些学宫敝扫自珍,压根不想参与合办。

皇帝也没辙,只能看着学宫干眼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