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富感慨:“这才十五年啊,百姓生活蒸蒸日上,肉眼可见的变好了,可人心,却肉眼可见的变坏了!”
“别说和古时候比,和十五年前的人心,都不能比了。”
“岳正,去年给微臣写了封信,信里面说,他常服私访,在天津街上吃包子,就碰上了强买强卖的事,一个路人问句糖人多少钱?然后就没买,被卖糖人的抓着,吓唬一顿,逼着人家买了。”
“您说说这人心,十五年时间啊,就堕落至此!”
朱祁钰眉头皱紧:“朕怎么不知道?”
“陛下,这鸡毛蒜皮的小事,谁会在奏疏里面说呀!”
年富苦笑:“家国大事这么多,日理万机,您也没精力处理这些呀!”
这不过是官员之间互相感慨罢了,没人说这等事惹皇帝不痛快。
正说着呢,进入了养心殿。
冯孝给年富奉茶,年富捧着热茶喝一口,便放在案几上:“所以微臣就想呀,怎么才能规范人心呢?”
“商业亨通,带来的有好处,更多的是让人变得贪婪,忘记了经义教导,忘记了老祖宗的文化,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人。”
“是以臣觉得该用法律,规范人心。”
所以,历朝历代都在重农抑商,因为商人,会让社会正能量彻底败坏掉。
“别绕圈子,说正题。”
朱祁钰有点生气,这商人真是祸乱社会道德的根本,从重商之后,闹出多少幺蛾子了?管吧,影响商业发展,不管吧,又看不过眼。
“臣以为,整个大明,可以实行计分制。”
“对天下人的行为,进行计分、评分,年终评分差的,则全部移民边疆,按照分值不同,移民的地方越远,分的土地越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年富道:“中枢可将百姓的衣食住用行,方方面面,全部都纳入计分制。”
“任何违反道德的行为,都可能扣分,比如吐痰,比如说谎,比如不义之财,像情节严重的,比如强买强卖的,就即墨家产后,贬为奴隶。”
朱祁钰眼睛一亮,这不是信用社会吗!
一切采用信用制度,采用积分制,积分高的可以享受更多福利待遇,积分低的则予以必要处罚。
古人充满正能量,是不是是法律过于严苛的结果呢?
“还是得你年富啊,这个办法好。”
朱祁钰笑道:“但是,谁来评分呢?评分后,谁来监管?地方官员,真的可信吗?”
千万别相信人心,地方官员,掌握评分权,就会以权谋私,真正被抓走的,反而是良善百姓。
“陛下,评分可由每个部门进行不同等级的评分,最后再由一个部门,汇总后,进行公布分值,让百姓自发监督啊,若觉得不合理,可以给一次诉讼的机会。”
年富早就想好了:“但早期,为了移民,不给诉讼机会,只要评分低于设定分的,直接移民。”
“民间坑蒙拐骗的事情,多的是。”
“只要中枢肯查,就能查出来一大串,东北、西域的人口就足够了。”
“而且,中枢建立了一套机制,这一套机制是鼓励百姓从善,人心变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