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猷又入宫,请求罗第王多赐书籍。
亏得大明皇帝出手阔绰,否则罗第王就把这群书呆子赶走了,出使异国,还在家里看书,脑袋有坑吧?
他将原宫中所有典藏,都赐给明人了。
陈嘉猷发现很多部医书。
这些医书是用贝叶写的,上面没有着作者的名字,甚至书的名字都没有。
是王宫里清扫的臣子在垃圾里发现的,一块钱卖给陈嘉猷的。
竟然都是医书。
要不是陈嘉猷买来,他们都扔了。
《遮罗迦本集》、《八支心要集》、《八部功总集》、《迦叶波本集》等等。
这些名字,都是陈嘉猷填上去的。
他根据书里的内容,众人商议后起的名字。
这些珍贵的书籍,竟然被当成垃圾,这让陈嘉猷对印度的鄙夷,又增加了一层。
使团人手足够多,很快就把所有医书都翻译过来。
这些书籍,和黄帝内经有几分像,可以合编成一着作。
但现在没人有这个胆子,敢重编黄帝内经,得带回大明,经过诸方合议,再行定策。
倒是太医院的太医回来,带回来一个很不幸的消息。
王都德里的医者水平,十分低下,远不如大明太医,甚至他们都不知道何为外科,中医水平十分低劣。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啊,自己国家的瑰宝,竟无人学会。”陈嘉猷很无语。
明人嗜书如命,这里弃如敝履。
他们先人的伟大着作,竟然被当成垃圾,而民间医者竟不知这些珍贵的着作。
“咱们能不能将印度的全部书籍,带回大明?”
副使张元祯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反正他们不重视书籍,只看重钱财,咱们可先搜罗宫中书籍,再去民间购买古书。”
“不管什么书,只要是书咱们就收。”
“陛下有多是钱,咱们多花点买书,陛下肯定不心疼。”
这话引起一片大笑。
皇帝珍爱书籍,让士大夫非常满意,尤其皇帝公开皇家藏书,此事在民间极具声望,甚至有传言说是千古第一爱书的皇帝。
“可怎么运回去呀?”陈嘉猷苦笑。
是啊,收集容易,运回去难。
“不急,陛下终究会荡清云南,若从云南出国,穿过上缅,就能抵达孟加拉部落了,穿过孟加拉,就能走船到咱们这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元祯道:“或者翻越雪山,从乌斯贜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