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猷识理答腊乘胜派人前往云南,联络梁王。
八月,北元军攻占云内州城。
十一月,纳哈出进犯辽东卫。
子薰收到纳哈出的回信,大意是:你说你和孩子生活得很好,那为什么仍在禁足?你写这封信是不是受人胁迫?
子薰无言以对。
是否解除禁足,由上位说了算,他现在正焦头烂额,哪儿顾得上我,再说,我的处境已经改善了很多,虽然不能出去,但危险基本上解除。
上位做事一向有自己的节奏,他若是认为时机未到,便强求不得,只能等。
左思右想,子薰还是决定写一封回信,继续劝降,告诉纳哈出:上位有自己的苦衷,他需要平衡各种关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解除禁足之事,他已经在安排,用不了多久的。
不知道纳哈出的探子藏身于何处,知道隐瞒无用,不如据实相告,以免引起更大的误解。
对于纳哈出,上位并未放弃招降,边打边遣使劝降。
同时,上位正在思考对北元的用兵策略。
天下初定,正是需要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之时,
北元梁王控制着云南,是明军北征的后顾之忧。
各地卫所正在建设之中,队伍需要休整,兵马需要整顿,骑兵数量需要增加,皇子成年后到边塞戍守,这些都需要时间。
打铁还需自身硬。
《孙子兵法》云:先不败而后求胜。
要想克敌制胜,首先得练好内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寻求胜敌之法。
经济需要恢复,实力需要加强,归附之地需要加强统治。
北元势力一时难以消灭,上位不得不清醒面对这一事实。
为了增强防御,除了高筑墙、修筑关隘之外,还需要在边塞险要之地增设卫所,补充大量兵力,上位下令征募新兵。
元兵以前来犯,常常掳走大量的人口和粮食,沿边百姓饱受袭扰,上位下令让百姓迁到内地,坚壁清野,元兵即使来犯,也必将徒劳无货。
不能抢走粮食和人口,看北元还能支撑到几时?
两方相争,最终拼的是综合实力,北元骑兵再厉害,也得吃饭不是?
让上位烦心的,不止北方边境的危机,还有汪广洋这位丞相。
在胡惟庸咄咄逼人的攻势下,汪广洋一再避让,整天喝酒,有话不敢说,毫无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