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过来吧,今日就不去御书房了。”他躺在椅子上懒懒道。
人影缓缓走近。
闻幸抬眼去看,见对方身着一身黛青色的直袖罗袍。长袍曳地,敛去些许锐意锋芒,平添几抹清贵风流。
少年神色淡淡,一双眼眶仍红着,许是熬过夜,气色并不算太好,但仍掩不去那副丰神俊朗的姿容。
闻幸本着欣赏美人的心态多看了两眼,却见对方身后跟着一名太监,正捧了一大摞折子,因折子堆得太高,遮去了太监几乎全部视线,险些撞上宁无劫的后背。
闻幸脸色一变,他只是听汇报的,搞这么多折子过来干什么,要他看吗?
光是想想他就快犯病了。
宁无劫面无表情地来到阶前行礼,“陛下,臣近日在御书房整理奏折共七百三十八封,现已全部处置完毕。”
听见这句,闻幸拧起的眉心微微一松。
都处置完了?
不愧是周武帝,这效率,六部几百个官员攒一块也不及他一个。
闻幸暗暗为自己挑人的眼光点赞。
宁无劫:“如请安折、钦天监天像等无需批复均已发回方略馆存档。涉及司法刑狱,监察密枢,官员调用等,臣已酌情批复。”
闻幸满意地点头,从冰鉴里摘了一颗葡萄丢进嘴里。
宁无劫:“然涉及军机、民生、钱粮等,臣以为均是关乎国祚之事,必须由陛下亲自过目,满朝上下无人可以越俎代庖。”
闻幸目光一冷,尚未开口,便见宁无劫从身后太监手上拿过一封折子,就要递过来。
闻幸扶额:“朕不看。”
“所有折子你酌情批复即可,不用再来征询朕的意见。”
反正他也不懂治国理政,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不好吗?
他插手未必能做好,何况他现在一看见折子就心口疼。
批折子就是工作,工作会要他的命。
他严重怀疑自己一定是死得太痛苦,形成条件反射了。
似是对他的话早有所料,宁无劫将手一收,淡定地翻开奏折。
“淮南水灾后奏请缓征漕赋钱粮,列二十八县灾情,请以工代赈,征灾民修河道。。。。。。”
“宁无劫。”闻幸有点震惊,“你要抗旨?”
宁无劫不卑不亢地抬眼看他,“臣不敢。”
他起身一把抽过宁无劫手中的折子,丢给对方身后那名太监道:“你,把折子全部送回御书房。”
太监连连称是,抱着折子退了出去。
闻幸有些得意地看向宁无劫。
没折子了,看你还念什么。
少年漆黑的眸子如无波古井,看着闻幸镇定自若地开口,“请于无关报拨闲款内,先行暂借五成,给发即日兴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