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前瞻性的是,他们还关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并开始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政策制定、风险预警、社会治理等领域,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挑战。
这些大胆而富有创见的设想,在最初提出时,甚至在周衍的团队内部,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疑虑。
毕竟,这些理念,在当时的党建理论研究领域,还显得过于“超前”和“另类”。
但周衍却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团队成员进行深入探索。
他鼓励大家解放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要被传统的思维定势所束缚。
在他的带领和激励下,周衍的团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他们夜以继日地查阅资料,分析数据,进行模型推演,撰写研究报告。
每一个观点,都经过反复的论证。
每一个数据,都力求精准无误。
每一个建议,都力求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攻关,一份凝聚着周衍团队集体智慧和心血的子课题研究报告初稿,终于完成。
这份报告,以其前瞻性的视野、创新性的思路、以及扎实的数据支撑,在随后召开的课题组中期汇报会上,甫一亮相,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与王副局长和钱副局长团队那些相对传统、东马八稳的研究报告相比,周衍团队的这份报告,简直就像一股清新的空气,充满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
特别是他们提出的关于“智慧决策”、“数字政府”和“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等一系列创新理念和具体举措,更是让在场的专家学者和领导们,眼前一亮,啧啧称奇。
中央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在听完周衍团队的汇报后,更是激动地站起身来,连声称赞:“好!非常好!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有思想、有深度、有创见的研究成果!周衍同志,你们这个团队,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啊!”
他当场拍板,要求将周衍团队的这份报告,作为整个党建课题研究的核心成果之一,重点打磨,充实完善,并准备向中央最高领导层进行专题汇报!
这个决定,无异于给了周衍团队最高的肯定和荣誉!
而郭立民局长,此刻的脸色,则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他看着在台上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周衍,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看走眼了。
这个年轻的副局长,不仅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论功底,更有着一种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开拓创新的“亮剑”精神!
他,已经不是自己能够轻易压制和控制的了。
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他很可能会成为自己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