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每一个问题,都让他不知道如何来回答。也都信息量太大了!
他努力压住了心中的种种情绪,问道:“那么敢问,陛下此刻身在何处?”
姑且忽略掉他本能觉得不太对的地方,只说赵
谦的这一番话,这位“陛下”好像很有本事的样子。这位被派来接人的使者在太守面前也不落下风,侃侃而谈,没堕了“陛下”的颜面。
赵谦不知刘备此刻在想些什么。他用“头一个认出陛下衣着的功臣”身份,稍显挑剔地端详了一番刘备和他随从的模样,答道:“陛下已先往河东去了,请几位随我来。”
赵谦翻身上马,刘备也与关、张等人重新坐回到了马背上,重新启程向东。
见那先头带路的使者已行出了一段距离,关羽收到了刘备的信号,向前一步,与他并辔同行。
“以云长看来,此人话中有几分可信?”
刘备迟疑了一阵,唯恐是自己方才直面那一番话,于是当局者迷,先将这个问题抛到了关羽的面前。
张飞也凑了上来:“大哥为何不问问我。我看那小子肯定有话没全说,保不准就是有鬼!咱们远道而来,还是提防着一些好。”
关羽看他一眼:“先问我,自然是因为我是河东人士!”
他是早年间犯了事情才逃难到幽州去的,有了这样的缘分认识刘备。
如今他们几人又从幽州回到司隶,人生地不熟,只能尽量凭借早年间的经验来推断些东西。
要问,确实应该先问他。
张飞接受了这个理由,嘴上却还有几分不服气,发出了一声轻哼。
刘备打了个圆场:“自然是你二人都要问的,只是一个个来,莫要闹出这样大的动静。”
赵谦就已听到了后方的动静,回头看了一眼。见刘备似在与下属商议,他又不好在这个时候效仿孙轻,去科普一番陛下的“丰功伟绩”,干脆转回了头。
刘备微松一口气,却又不知,自己为何要这样紧张。
大约是因为今日听闻的种种,都已完全打乱了他的准备。
关羽安抚道:“大哥虽未见过陛下,但天子自有天子的气度,旁人是装不出来的,如今距离洛阳也不过咫尺,要向卢公求证料来不难,又何必担心呢?”
只是倘若这朝臣在内、天子在外,是一句真话,大哥这河东太守的位置,不好做啊……
刘备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越是机遇,也就越是挑战。
他心中暗想着可能见到的情形,也不忘打量了一番前面领路的赵谦和其随从,发觉这些人虽然自称黑山军,却不似他早年间征讨黄巾时所见的那般无序。虽不算个顶个的健壮,但也瞧着有几分好力气,便先在心中高看了他们一眼。
中道扎营歇息时,又见有一路骑兵途经。
刘备挑起帘帐向外张望,见这路骑兵短暂地停下,与赵谦交谈了两句,又再度分开。那为首之人虽在渐合的暮色中显得有些模糊,也依稀能辨认出,正是一派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模样,不由又是暗赞一声。
眼见此景,他对于赵谦所说的情况,更多了一分相信。要怎样的贵人,才能得到这样的将领效命呢?大概不会是等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