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为了一个水力发电站,花费如此巨资,代价未免太大了。
“包卿,工业兴起不久,朝廷怕是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来建设。”
“臣明白。”包拯道,“以大宋目前的国力,的确不允许修建这样浩大的工程。然而,水电站关乎国计民生,大宋的未来,科技的进步,又不能不修建。”
赵祯道:“朕明白包卿的意思,但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此事不如再等几年,等国库充盈之后再修建也不迟。”
“并非臣急于求成,而是用电量日益增加,不得不修建。”
“水电站一旦建成,便可一劳永逸。”
“陛下若觉国力难支的话,为今之计便只有另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赵祯神色激动,“包卿快快说来。”
“对外扩张!”包拯不紧不慢地从嘴里吐出几个字。
“对外扩张?”
“是的陛下。”包拯顿了顿,回应道,“将作坊开设到其他国家,利用番邦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为大宋创造更多的财富。”
赵祯脸色一沉:“包卿,将作坊开设到他国,成本岂非更高。”
包拯听到这里,不由得笑了起来,赵祯还是一如既往的仁慈啊。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居然不理解弦外之音。
“陛下误会臣的意思了,臣的意思是,武力打通他国防线,免费修建作坊。”
赵祯此时才啊的一声,“包卿,你这不是侵略么?大宋如今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番邦连年朝贡,与大宋和平贸易,互通有无,大宋怎能背信弃义。”
百官也纷纷附和道:“是啊包大人,大宋如今正全力发展生产,岂能妄动干戈。大宋若是背信弃义,仗势凌弱,必遭天下唾骂,万不可取。”
包拯没有理会百官,朝赵祯一拱手:“陛下错了,这并非侵略。陛下可还记得以前臣与陛下说的话。”
“当今天下,大宋国力蒸蒸日上,经济和科技均飞速发展,百姓富足。”
“然则,番邦国家却极度落后。”
“大宋所生产的物资无法出售到他国,仅凭国内的力量,根本无法消化生产。”
“一旦生产过剩,便会爆发经济危机,作坊无法回拢资金导致关门,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所以,大宋必须要想办法扩建销售渠道。此其一。”
“此外,番邦落后,大宋若能在他国开设作坊,无异于将新进的文明火种播撒在番邦的土地上。”
“此乃利万民之事,岂能说是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