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负责水利这块儿,刘晔就全身心投入其中,而在四州治下的实际勘探期间,刘晔看到了太多。
干旱,蝗灾,水患,洪涝……这些在四州治下诸郡众县是交替发生,致使百姓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也是在这期间,刘晔的一些想法改变了,还好是曹操曹昂父子俩,一步步解决了这一带的割据诸侯,不然那地方的日子就更苦,更绝望了。
也是想到这里,刘晔的内心忐忑起来。
因为在今日探讨水利大计,征东将军府的不少人,对于他提出的大计,是有不少别的意见的。
“子扬觉得整体性水利整饬及建设,是尽快推动起来好,还是延缓数载好?”在这种氛围下,曹昂提出了所想。
来了!!
刘晔心下一紧,在今日的探讨中,自家公子并未发表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他们在进行辩论。
这跟刘晔最初想的不太一样。
如此规模的大计,想要推动起来,唯有曹昂能够拍板定夺。
但话又说回来,恰是因为这牵扯很广,这决断不是说做就做的。
毕竟除了征东将军府这边,还要考虑别的,如北方的战争,南方的战争,这些都是需要大量钱粮兜底的。
这要是中间出现差池,是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变故的。
“公子,晔以为此计刻不容缓。”
在沉吟了许久,刘晔这才开口,其表情郑重的朝曹昂作揖行礼,“在奔赴荆豫徐扬四州诸郡众县,尽管在此期间,受征东将军府的决断,四州牧府及刺史部,在各自治下都兴起了水利整饬大工,这使一批批受灾群体,破产群体,得以凭借以工代赈,凝聚在各地参与到该工中。”
“可在晔看来,途经各州的重要水系,没有整体性的整饬及建设,这对于各州而言并非是好事。”
“别的不说,仅是旱灾与水患,这一旦发生就不会局限于一片地域,而是会影响到大的区域的,在过去这几年,豫州出现的旱灾,江淮发生的水患,都对各地造成了严重损失与影响。”
“而更为严峻的,是灾后出现的时疫,很多人不是死在灾情发生之际,而是死在赈灾期间出现的时疫上!”
曹昂眉头紧皱起来。
刘晔讲的是事实,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尽管在过去数载,其节制的四州治下,出现灾情侵袭后,他都积极地进行赈灾,以尽可能的减少死伤,可时疫一旦爆发,不是说控制就能立即控制的。
“如果荆豫徐扬四州的整体性水利整饬及建设,能够在四州治下促成的话,这对今后的防灾控灾,是有着极大益处的,这是能减少很多不必要死伤的。”
见曹昂若有所思,刘晔趁势说道:“晔知此等大计,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将会对公子,对征东将军府造成极大的负担。”
“但是晔以为这笔账,不能如此简单的去算。”
“正如涉及徐州境的大计,一旦邗沟能够疏通出来,这对江淮一带的商贸,是能起到促进作用的。”
“而随着江淮商贸繁荣,徐州刺史部及诸郡众县,可按征东将军府所定赋税制度进行对应征税……”
为了能说服曹昂同意他所提大计,在赶回襄阳之前,刘晔是准备的很充足的,甚至在他所谋这大计中,还巧妙的将军屯给囊括其中了。
毕竟曹昂在荆豫徐扬四州治下,是划定出不少军屯区域的,这些军屯的产出,除却军屯群体所得外,余下的是要上缴征东将军府的,这也是先前曹昂敢南征北战,敢解决曹操后勤压力的底气所在。
没有军屯兜底,曹昂是会受很大掣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