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大秦哀歌 > 第594章 少年展才略(第1页)

第594章 少年展才略(第1页)

他研读秦史,从孝公变法图强,到惠文王纵横捭阖,再到昭襄王奠定帝业之基,他试图理解历代明君驾驭宗室、平衡朝堂、任用贤能的智慧与手腕。

他对照着嬴肃等人的所作所为,愈发看清了所谓“宗室利益至上”的狭隘与危害,看清了那些依附在宗室名号下的蠹虫是如何贪婪地啃噬着大秦的根基。

“明主之治也,任其力不任其德。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他研读律法,思考秦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有罪必诛”的真谛,痛感自己之前对嬴肃等人的姑息,正是对秦法最大的亵渎。

夜深人静时,他也会提笔,在草纸上记录下自己的反思。

“宗室之弊,始于血脉之矜,失于法度之弛。视爵位为囊中物,视国器为私产,此取祸之道也。”

“亲亲之仁,用之不当,即为庇护蠹虫之温床。嬴肃之流,非宗室之福,乃宗室之痼。”

“何以自救?唯有融入秦法,以‘功’立身!宗室子弟,亦当习文练武,凭军功、政绩获爵升迁,与国人同律。方为长久存续之道……”

他剖析嬴肃集团崛起的根源,分析宗室制度在商鞅变法后形成的痼疾,思考在“军功爵”与“血缘亲亲”之间,如何为宗室子弟找到一条真正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自身存续的道路。

“大王……是对的。吾错矣,大错矣。”

他写得很慢,很痛苦,但字里行间,那个曾经被“宗室领袖”光环束缚、执着于维护血脉特权的嬴傒正在死去,一个试图在痛苦中寻求答案、寻求救赎的灵魂正在挣扎着新生。

府邸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却关不住他内心翻江倒海般的自省。

。。。。。。。。。

嬴肃集团的覆灭和新秩序的建立,深刻重塑了秦国的权力格局和朝堂风气。

隗壮与芈启在这场风暴中,展现了惊人的政治智慧、定力与忠诚。

他们前期忍辱负重,配合嬴政布局;中期稳住衙署,维持运转;后期在清算和重建中举荐贤能,功不可没。

嬴政对他们的信任与倚重,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他们的地位更加稳固,权势也更甚于前,成为嬴政掌控朝政、推行国策最为得力的左膀右臂。

楚系外客集团在芈启的统领下,也因祸得福,凝聚力增强,务实派得到更多重用,其力量更加集中于为国家效力而非派系内耗。

李斯,这位来自楚国上蔡的廷尉右监,无疑是这场风暴中最为耀眼的明星。

他主导了对嬴肃集团罪证的搜集、整理、串联。

更以一篇《谏逐客书》,在道义和理论上彻底粉碎了对手的根基,为嬴政的清算提供了无可辩驳的正当性,也为自己赢得了所有外客乃至秦国实干派官员的由衷敬佩。

其卓越的行政能力、敏锐的政治嗅觉、犀利的文笔和关键时刻的坚定立场,让嬴政对其的赏识和倚重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李斯这个名字,开始真正在秦国权力核心中熠熠生辉。

嬴政虽未立即擢升其位,但庙堂上下,人人心知肚明,李斯的前途,已不可限量。

他那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已成为朝堂新风气的最佳注脚。

而如今,最显着的变化便是在于朝堂风气。

往昔,那些“凭血脉索官”、“结党营私”、“排挤贤能”的浊流被嬴政彻底肃清。

嬴肃等人的悲惨下场,警示着后来者:法不阿贵,王无私亲。

取而代之的,是秦法精神与务实作风的空前强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