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桢这么一说,瞬间就让朱元璋和朱标明白了他的意思。
之所以会这样安排,完全是因为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学科的深度也会不断加强。
只有用基础学科来打牢基础知识,才能够在更高等的学科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十年寒窗苦读,对于学生们本身就非常的不容易。”
“你现在突然要增加学子们的学习时间,岂不是让他们的压力更大?”
突然,朱元璋提出了质疑。
他这样的疑问也并非没有道理。
人这一生当中,又有多少个十年?
更何况现在的老百姓平均寿命可没有达到七八十岁。
能够超过四五十的人,都已经算得上是相对长寿。
光是前面的求学阶段就要花掉近三分之一左右的人生,这样的安排会不会过于不合理?
面对这样的质疑,朱桢却依旧面不改色。
“所以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不一定需要十年寒窗苦读。”
“之前需要十年寒窗苦读,完全是因为没有细分学科,学子们几乎每一方面的知识都要涉及。”
“但如果在细分学科之后,让学子们自己选择倾向的科目,那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变少,时间自然也会更短。”
如此看来。
朱桢是准备直接压缩十年寒窗苦读的时间。
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控制整体的求学之路。
这也并非不是个办法。
“那你准备如何安排整体求学时间?”
朱元璋问。
“按照基础学科的学习要求,需要花费七年的时间。”
“高级学科需要花费四年,整体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