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玉闻言,脸色一沉,心中暗骂:“好狠的李儒,居然如此决绝,不惜焚毁一座大城!”
众人听闻此言,也都纷纷怒骂起来,但此时渭源城已陷入一片火海,他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却无能为力。
秦子玉心中暗自懊恼,他在李儒手上连连吃亏,这才深刻认识到军中谋士的重要性。
回想起徐庶在直属军团中的表现,秦子玉决定做出一些改变。
于是,徐庶被送回了南凉城,负责主持城中的政务,而诸葛亮则被调往狄道城,担任直属军团的监军。
三日之后,诸葛亮终于抵达了狄道城。
秦子玉见到诸葛亮后,立刻将所有的战报都拿了出来,与他一同分享。
诸葛亮仔细地翻阅着这些战报,越看越是眉头紧锁,最后忍不住叹息道:“李儒此人毫无底线可言,如此不择手段,实非君子所为!要想破此困局,唯有以堂堂正正之师,正面碾压他,方能奏效啊!”
秦子玉苦笑道:“丞相既然已经有了对策,接下来的战事就拜托了。”
“主公有命,臣自当遵从。只不过直属军团的实力有限,不足以正面碾压董卓军。”诸葛亮直言不讳的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有什么请求尽管直言,我一定全力协调!”秦子玉满脸笑容地承诺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果断。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我需要调度征东和征南两大军团协同作战,请主公授权!”他的语气坚定而严肃,仿佛这个请求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然而,吕布却突然冷笑一声,打断了诸葛亮的话:“丞相,你已经掌握了直属军团,居然还想染指另外两大军团,你究竟意欲何为?”他的目光充满了怀疑和敌意,似乎对诸葛亮的动机产生了极大的质疑。
面对吕布的质问,诸葛亮并没有与之争论,他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吕布,然后将目光转向了秦子玉。他相信秦子玉会理解他的意图,并给予他必要的支持。
秦子玉微微一笑,说道:“既然是丞相的安排,我同意了。”他的回答简洁明了,没有丝毫的犹豫。
得到了秦子玉的授权,诸葛亮立刻行动起来。他迅速写好了两封信,将它们分别装入信鸽的竹筒中。然后,他轻轻地抚摸着信鸽的羽毛,仿佛在与它们交流。最后,他松开手,信鸽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征东和征南两大军团的方向飞去。
与此同时,在征东军团的营帐中,白起正在研究地图。突然,一只信鸽飞落在他的案几上。白起连忙打开竹筒,取出信来阅读。读完信后,他的眉头微微一皱,然后叫来李斯。
“李监军以为丞相大人的安排可有纰漏?”白起问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李斯沉思片刻,然后回答道:“将军多虑了,丞相的布局环环相扣,即便是事情不成,也不会崩盘。”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诸葛亮的信任和赞赏。
白起听了李斯的话,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但他还是忍不住吐槽道:“丞相染指兵权,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他的声音中既有对诸葛亮的不满,也有对局势的担忧。
“将军,您无需过度担忧。丞相既然做出这样的安排,想必必定是得到了主公的认可与首肯。所以,我们只需谨遵丞相的指令行事即可。”李斯轻声提醒道。
白起见状,心知李斯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便不再多言。他随即派人传唤蒙武前来,待蒙武到后,白起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决定率领主力部队返回狄道城,而你则留守临洮。”
蒙武闻听此言,没有丝毫迟疑,干脆利落地应道:“遵命!”
白起见蒙武如此爽快地领命,心中稍安。他深知时间紧迫,不能有丝毫耽搁,于是立刻下令,带领着廉颇、李牧和王翦等人,日夜兼程地赶回狄道城。
而李斯为了防止途中出现意外状况,坚持要一同随行。白起虽有些无奈,但也无法拒绝,只得安排一辆马车供李斯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