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制度自顺治朝开始,自然每一种制度的建立都有其背后的原因。
清廷的选秀制度主要出于巩固皇权统治、维系八旗制度、强化族群认同及延续皇室血脉等多重考量。
首先是巩固皇权。
皇上可以利用选秀制度通过控制后宫嫔妃来源,确保皇室婚姻联姻的纯洁性,防止外戚干政。
康熙皇帝对于汉军旗还有汉女出身的妃嫔的抠搜打压,在这一点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断绝了汉人成为外戚的可能。
其次是维系八旗制度。
选秀是八旗人口管理的重要环节,每三年对13-16岁八旗女子进行选拔,这样既确保人口统计,又通过婚姻分配维持八旗内部的军事与政治结构。
第三强化族群认同。
这一点从清初一直贯彻到清末,尤其自乾隆朝起将选秀与民族认同结合,通过服饰、发饰等细节检查旗人汉化倾向,若发现在旗女子仿效汉人习俗者,相关人员将受罚,以此维护满族文化传统。
第四延续皇室血脉。
选秀直接关联皇室继承问题,通过控制嫔妃出身确保血脉纯正。
这就不得不拿光绪帝举例子了,光绪皇帝的皇后虽相貌普通,但因家族显赫仍被选中,这就体现了出身对选秀结果的影响。
当然这种一味儿追求血脉纯正的择偶标准,对于繁衍本身是有害无利的,很多罕见病就是这么来的,这在全世界很多皇室身上都有体现。
选秀制度对于清廷如此重要,历代皇帝都极为看重,每个选秀的环节,都被严格管控。
一直以来,对于装病或是故意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以及别的法子避免选秀的,宫里是查的很严的,一旦被查实,那就是坐实了“不敬皇帝”“挑战皇权”的双重重罪,全家都要受牵连,情节严重的,还会被处以大辟之罪。
所以,没有哪户人家是轻易敢起逃避选秀的心思,非但不敢,对待选的女儿还得打小严格看管,若是一不留神磕着碰着留下大的伤疤,那就说不清了。
所以董氏怎么敢生出这样的心思?
甫一听到高郎中可以扩大瘢痕,董氏真的惊得从头到脚都起了一层厚厚的鸡皮疙瘩。
小池子笃定地点点头:“夫人放心,高郎中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