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宋室南迁后渐渐形成的皇室观潮日这天,杨沅公布了一条新的消息,声势比钱塘潮更加凶猛。
新朝国号定下,是为大夏。
这是朝臣和大儒们反复论证,取了多个国号,并阐明其取名源由后,最终由杨沅拍板决定的。
五行学说早已深入人心,遵循既定的规则,能够更好地招揽人心。
杨沅坚持从三不朝到加九锡,再到封邦建国一步步走来,就是这个原因。
他直接取而代之,也可以办得到。
但是他已经拥有了对赵宋朝廷绝对的掌控力,不用担心节外生枝,就没必要仓促求成。
该有的步骤都走一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统一天下民心思想,让改朝换代的过程更加平稳、少生波折。
五行说早已深入民心,如果他坚持不讲规矩,民间就难免有人会认为他立国不正,不循天道。
哪怕他有把握应对解决,又何必滋生那些本可以避免的麻烦?
而按照“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
那么取代它的新王朝就应遵循五行相生或五行相克的逻辑来确定德运。
按五行相生说,火生土,则新朝应为土德。
且火生土,象征和平禅让、自然更替。
土德代表着包容、稳定、中央,适合大一统王朝。
据此,群臣与大儒们拟了几个相匹配的国号,是为大夏、大中、大坤。
夏属土,且夏有华夏之意。
土居中央,所以大中也很合适。
坤属土,厚德载物,因此大坤也适用。
按五行相克原则,则新朝应为水克火,是为水德。
而水德适用的国号用字,则以大元、大玄、大渊为最佳。
不过,火生土,适用于和平禅让,自然衍生。
而水克火,当用于武力推翻,覆灭前朝。
因此,两相比较,大夏、大中、大坤更胜一筹。
杨沅听罢,当场拍板:“就大夏了!”
“大夏”不仅是这些字中他听着最顺耳的,而且夏是目前已知,中原大地上最早的一个王朝的国号。